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使节纷纷下禁中,几人曾到此城东。
独君遗像今如在,庙食真须德与功。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名为《张工部庙》。王安石在诗中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人物和功绩的深刻认识。
"使节纷纷下禁中,几人曾到此城东。"
这两句描绘了一番繁忙而又严肃的朝廷场景,"使节"指的是朝廷派遣的使者,他们"纷纷"地进入禁中,也就是宫廷之中,而"几人曾到此城东"则表明只有少数的人物能够踏足这座宏伟的城市东部。这里借用了历史上某位重要人物的行迹,可能是指张公(张方平)在任时的威望和影响力。
"独君遗像今如在,庙食真须德与功。"
这一句中,“独君”特指被祭祀的人物,即张工部,也就是北宋初年的宰相张方平。"遗像今如在"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形象的深刻记忆和尊崇,而"庙食真须德与功"则是说,供奉于庙中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祭品,更重要的是对其德行和功绩的纪念与颂扬。
王安石通过这四句诗,不仅展示了他深厚的历史文化素养,也表达了对于历史人物及其精神遗产应当如何传承和评价的思考。
不详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汉业存亡俯仰中,留侯当此每从容。
固陵始议韩彭地,复道方图雍齿封。
秋水才深四五尺,扁舟斗转疾于飞。
可怜物色阻携手,正是归时君不归。
思君携手安能得,上尽重城更上楼。
时独看云泪横臆,长安不见使人愁。
舍南舍北皆春水,恰似蒲萄初酦醅。
不见秘书心若失,百年多病独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