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远曲

美人来去春江暖,江头无人湘水满。

浣沙石上水禽栖,江南路长春日短。

兰舟桂楫常渡江,无因重寄双琼珰。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江景与思念之情的诗作。首句"美人来去春江暖",通过美人的往返和春江的温暖,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画面,同时也寓含着对美好时光的珍惜。紧接着"江头无人湘水满"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丰盈的氛围,湘水满江,反衬出江头的空旷和孤独。

第三句"浣沙石上水禽栖"细腻地描绘了水鸟在沙石间栖息的情景,通过对自然界微小生灵的观察,增添了一份生态之美。随后的"江南路长春日短"则表达出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虽然江南的道路漫长,但春天的日子却是短暂的。

在最后两句中,"兰舟桂楫常渡江"描绘了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兰舟和桂楫都是高贵与芬芳的象征,而“常渡江”则表明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结尾的"无因重寄双琼珰"中,“无因”可能指的是没有特别的原因,只是出于内心的思念和情感的驱使,"重寄双琼珰"则是在表达一种深沉而又细腻的情意,这里的“双琼珰”很可能是一个象征物,代表着珍贵的礼物或是情感的联结。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春江景色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对遥远所思之人的深沉思念。

收录诗词(441)

张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为乌江人

  • 字:文昌
  • 籍贯: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
  • 生卒年:约767~约830

相关古诗词

寄菖蒲

石上生菖蒲,一寸十二节。

仙人劝我食,令我头青面如雪。

逢人寄君一绛囊,书中不得传此方。

君能来作栖霞侣,与君同入丹玄乡。

形式: 古风

寄韩愈

野馆非我室,新居未能安。

读书避尘杂,方觉此地闲。

过郭多园墟,桑果相接连。

独游竟寂寞,如寄空云山。

夏景常昼毒,密林无鸣蝉。

临溪一盥濯,清去肢体烦。

出林望曾城,君子在其间。

戎府草章记,阻我此游盘。

忆昔西潭时,并持钓鱼竿。

共忻得鲂鲤,烹鲙于我前。

几朝还复来,叹息时独言。

形式: 古风

惜花

濛濛庭树花,坠地无颜色。

日暮东风起,飘扬玉阶侧。

残蕊在犹稀,青条耸复直。

为君结芳实,令君勿叹息。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惜花

春潭足芳树,水清不如素。

幽人爱华景,一一空山暮。

月出潭气白,游鱼暗冲石。

夜深春思多,酒醒山寂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