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

千里吴封大,三州震泽通。

戈矛连海外,文檄动江东。

王子新开邸,将军旧总戎。

登坛多忼慨,谁复似臧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千里》是清代学者顾炎武所作的一首诗。此诗描绘了千里之地的广阔与繁华,以及其中蕴含的历史与文化。首句“千里吴封大”,开篇即以“千里”形容地域之广,“吴封”则点明了这片土地的历史归属,暗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接着“三州震泽通”,进一步描绘了这片区域内的交通便利,三州之间的联系紧密,震泽的水道四通八达,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

“戈矛连海外,文檄动江东”,这两句则从军事和政治两个层面展现了这片土地的活跃与重要性。海外的军备与江东的政治活动相互呼应,不仅体现了该地区的战略地位,也反映了其在历史上的军事与政治影响力。

“王子新开邸,将军旧总戎”,这里通过“王子”与“将军”的形象,分别代表了贵族与军事领袖,展示了不同阶层在这一区域中的活动与贡献。王子开设新邸,象征着新的开始与繁荣;而将军曾经统领军队,代表了过去的历史与力量。

最后,“登坛多慷慨,谁复似臧洪”,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怀念与敬仰。登坛,意味着在战场上或政治舞台上英勇献身,臧洪则是历史上著名的忠勇之士。这句诗既是对前人的致敬,也是对勇敢与忠诚精神的颂扬。

整体而言,《千里》一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历史、文化、自然与人物的深刻洞察与赞美,是一首富有时代气息和人文关怀的作品。

收录诗词(407)

顾炎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 字:忠清
  •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 生卒年:1613.7.15-1682.2.15

相关古诗词

表哀诗

黾勉三迁久,间关百战深。

生惭毛义檄,死痛子舆衾。

荻字书犹记,斑衣舞尚寻。

凄其天步蹙,荏苒岁华侵。

密叶凋秋气,贞柯落夜阴。

国书公父训,女史大家箴。

未已还闾望,仍留恤纬心。

霜催临穴旐,风送隔邻砧。

白鹤非新表,青乌即旧林。

欲求防墓处,戈甲满江浔。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十二月十九日奉先妣藁葬

娄县百里内,胡兵过如织。

土人每夜行,冬深月初黑。

扶柩巳南来,幸至先人域。

合葬亦其时,仓卒未可得。

停车就道右,予也闻日食。

魂魄依祖考,即此幽宫侧。

三年卜天道,墓槚茂以直。

黾勉臣子心,有怀亦焉极。

悲风下高原,父老为哀恻。

其旁可万家,此意无人识。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李定自延平归赍至御扎

春风一夕动三山,使者持旌出汉关。

万里干戈传御札,十行书字识天颜。

身留绝塞援枹伍,梦在行朝执戟班。

一听纶言同感激,收京遥待翠华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不去(其一)

不去围城拥短辕,栖栖犹自向平原。

此心未忍轻三晋,愿见辛垣尽一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