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起元所作的《自警四首》中的第三首。诗中以“小子弗类,日中始慧”开篇,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在年轻时未能明辨是非,直到年岁渐长才开始有所觉悟的情景。接着,“荏苒衰颓,忧心如醉”两句,表达了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会逐渐感到生命的无常和内心的困惑与忧虑。
“肇允不雕,可用为佩”则寓意着即使在人生的晚年,如果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这些经历和教训就如同珍贵的宝石,值得珍藏。最后,“知非已晚,斯吝斯悔”点明了后悔与吝啬的主题,告诫人们要珍惜时间,及时改正错误,以免将来追悔莫及。
整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智慧的追求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我反省与改正错误重要性的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