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冲卿示和韩持国诗一卷辄以为谢

叶公所好者,熟已识头角。

一日真物来,骇汗沛且渥。

我初见韩子,蜿蜒喷雷雹。

子复蛟龙文,气象不可捉。

畏怀但惊顾,得与前事较。

形式: 古风 押[觉]韵

翻译

叶公所喜欢的,已经熟知它们的特征。
有一天真正的物品出现,他吓得满身大汗。
我初次见到韩子,他像蜿蜒的雷电和冰雹一样惊人。
韩子身上有蛟龙般的纹饰,气度非凡难以捉摸。
心中畏惧,只能惊慌地环顾,希望能与之前的想象比较。

注释

叶公:比喻只喜欢谈论而不真正实践的人。
好:喜好。
头角:事物的显著特征或初步显现。
真物:真实的对象,这里指叶公所期待的事物。
骇汗:惊吓出的大量汗水。
韩子:可能是诗中的人物或象征,以其形象令人震惊。
蜿蜒:曲折、蜿蜒的样子。
喷雷雹:形容气势强烈,像雷电和冰雹。
蛟龙文:像蛟龙的纹饰,可能指华丽的图案或非凡的气质。
气象:气度、风采。
畏怀:心中的敬畏和思绪。
惊顾:惊慌地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作品,题为《吴冲卿示和韩持国诗一卷辄以为谢》。诗中,梅尧臣以叶公好龙的故事为引,表达了对好友韩持国诗歌才华的赞赏。他首先提到韩持国的诗作如同真龙出现,令人惊讶,其才情横溢,犹如蜿蜒喷射雷雹,形象生动。接着,他描绘了韩诗中的蛟龙纹饰,比喻其作品气象万千,难以捉摸。诗人自己在初次接触时,内心敬畏并惊叹于韩诗的艺术魅力,认为它超越了之前的诗作。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赞美,展现了对朋友诗歌成就的高度评价。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吴冲卿学士以王平甫言淮甸会予予久未至冲卿与平甫作诗见寄答之

老马力尽道路长,岂若壮骥思腾骧。

项穷临流叹不逝,燕骨埋没庸可伤。

我今六十趋南北,饥肠不足面黧黑。

少年心志一点无,千里区区安所得。

往居闾闬乏经过,闭门读书多废食。

便从冠带向仕途,强颜希禄非贪职。

昨逢王倩昧平生,一见如旧心相倾。

谈经树下任日炙,酒狂便欲骑长鲸。

谁意同行有迟疾,先入大梁凡几日。

大梁故人怜钝衰,迭为寄唱辞严密。

卒章言买羊与酒,虽齿动摇能饫溢。

亦知红颊教新成,更愿旧朋邀六七。

形式: 古风

吴冲卿鼓契

暮契出,朝契归,出入未尝逢日晖。

雄雌曾不离钟室,百年刓弊知者稀。

时移世异不改易,俗眼厌旧君前非。

君王万年千年寿,独怜古器与众违。

昨日霜华厚如雪,百官冻靴朝紫微。

吴王偷就温漏火,始一识之增叹唏。

不知逢逢六街鼓,自此发号通帝闱。

人间钟鼓有多少,多少乱鸣谁肯讥。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吴殿丞代州通判

举才不避势,必也知其长。

王官诚济济,岂得佐边疆。

代郡实雄要,昔已选帅良。

功名乃欲取,叱驭登太行。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宋中道失小女戏宽之

宋子失汝婴,苦将造物怪。

造物本无恶,尔责亦已隘。

且如工作器,宁复保存坏。

收泪切勿悲,他时多婿拜。

形式: 古风 押[卦]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