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郎中弟见寄(其七)

穷秋璧月才圆后,犹忆桑弧初挂年。

千里一尊欢稚子,祝君从我傲壶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翻译

在深秋的夜晚,明月刚刚圆满,我仍记得初次悬挂桑弓的少年时光。
举杯千里共庆,为的是幼小的孩子,愿你跟随我一同傲视酒杯中的天地。

注释

穷秋:深秋。
璧月:明亮如璧的满月。
桑弧:古代男子成年的象征,用桑木制作的弓。
初挂年:初次挂弓的少年时期。
千里:遥远的距离。
一尊:一杯。
欢稚子:为孩子庆祝。
祝君:祝愿你。
壶天:指饮酒的豪情,或比喻理想中的自由天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作品,名为《次韵郎中弟见寄(其七)》。从诗句来看,诗人通过对秋月和桑弧的回忆,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穷秋璧月才圆后,犹忆桑弧初挂年。"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秋天景象。"穷秋"指的是深秋,而"璧月"则是形容明亮如同璧玉的月亮。月亮在经过一系列变化后终于圆满,诗人却仍旧怀念起初次挂上桑弧的那一年。这不仅是一个时间上的对比,更是一种情感上的牵绊,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

"千里一尊欢稚子,祝君从我傲壶天。" 这两句则是诗人对远方亲人的祝愿。"千里一尊"形容极其遥远,而"欢稚子"则表达了对亲人深厚的喜悦之情。"祝君从我傲壶天"中,"傲壶天"是一种美好的境界,意味着自豪、自信地生活在一个理想中的世界。诗人通过这两句寄托了自己希望亲人能够拥有这样一种美好人生的愿望。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诗人用以描绘自然景象和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与祝福为主要内容的。它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也展示了诗人的才华,通过简洁的语言传递出丰富的情感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779)

李弥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 号:筠西翁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085~1153

相关古诗词

次韵郎中弟见寄(其六)

青春不与老相期,归雁声中数别离。

折柳西城真旦暮,镜中白发已如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次韵郎中弟见寄(其九)

浮木随流谁见招,春江无尽水云摇。

只今瘴海投闲地,魑魅为邻盗正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次韵郎中弟见寄(其五)

骥子摛词苦未工,粉袍勍敌气如虹。

欲收一战追诸父,政恐神锥未易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次韵郎中弟见寄(其十)

季子论才到履驹,十年不调可怜渠。

自闻马祖今非佛,不似潜夫但著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