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二十九首(其七)

虚玄及尽,见处偏枯。明湛不摇,想中渗漏。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出自宋代僧人释清了的《偈颂二十九首》之七,通过“虚玄及尽,见处偏枯”开篇,揭示了修行过程中对虚无和现实的深刻理解,以及在认知上的局限性。接下来,“明湛不摇,想中渗漏”则进一步阐述了内心的清明与稳定,以及在想象或思维中的细微瑕疵。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佛教中对于内心世界和修行境界的探讨,强调了超越表面现象、深入内在本质的重要性,同时也提示了在追求精神纯净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盲点和不足。通过对比虚无与现实、明澈与模糊,诗人旨在引导读者反思自我,寻求更深层次的精神觉醒与领悟。

收录诗词(49)

释清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二十九首(其八)

藏身处,没踪迹,浩意融时谁辨的。

没踪迹处莫藏身,蓦移步处妙难寻。

枯根石里花明秀,劫外威光密密新。

形式: 偈颂

偈颂二十九首(其九)

无功妙旨,不涉玄徽。一念潜通,全机密运。

易奏高山流水曲,难传虚空夜明符。

暗中灵句许谁知,化外威光须自看。

不行青嶂路,争到白云根。

形式: 偈颂

偈颂二十九首(其十)

家音历历,的要难通。绍了非功,忘其担荷。

户上有动从断径,坐中无照胜燃灯。

既知活计现成,便合深沈消耗。

形式: 偈颂

偈颂二十九首(其十一)

刹尘一扫,大小量空,念劫两融。

前后际断,不离当处,圆应无穷。

安住是中,周施不怠。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