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澹庵胡先生舍人

澹翁家近醉翁家,二老风流莫等差。

黄帽朱耶饱烟雨,白头紫禁判莺花。

补天老手何须石,行地新堤早著沙。

三岁别公千里见,端能解榻瀹春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澹翁和醉翁两家相邻,两位老人风采不相上下。
戴着黄帽的朱耶饱经风雨,白发苍苍的他们忙于宫廷琐事,仿佛忘记了赏花听莺。
修补天地的高手无需奇石,新建堤坝就地取材用沙子。
分别多年后重逢,即使千里迢迢,我定会热情款待,煮上春茶以表心意。

注释

澹翁:指诗人自己或友人。
醉翁:可能是另一位诗人或者友人。
风流:形容人的风采、才华。
等差:差不多,没有太大的差别。
黄帽朱耶:可能指代某位官员或仆人。
紫禁:皇宫。
判莺花:形容公务繁忙,无暇赏花听莺。
老手:经验丰富的能手。
石:象征珍贵材料。
新堤:新建的河堤。
著沙:使用沙子作为建筑材料。
公:对长辈或尊者的称呼。
解榻:打开床铺,表示热情接待。
瀹:煮。
春芽:春天的新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其中“澹翁家近醉翁家,二老风流莫等差”两句,通过对比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不羁世俗的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赞美。

“黄帽朱耶饱烟雨,白头紫禁判莺花”写出了诗人观察自然景物的心境。黄帽指的是和尚,朱耶可能是某种植物的名称,这里用来形容春天的景色;白头则是老人的代称,紫禁即宫禁之意,莺花即柳絮,古时常用来比喻春天的到来。整句描绘了诗人在烟雨蒙蒙中感受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补天老手何须石,行地新堤早著沙”则是对传说中补天之神女娲的引用,借以表达诗人自己面对大自然时的心境和力量。这里的“补天老手”暗示着诗人的创作如同补天一样伟大;而“行地新堤早著沙”则是说诗人在人间建造新的成就,正如河堤初建之时迅速积聚细沙。

最后,“三岁别公千里见,端能解榻瀹春芽”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以及对自然生长力量的赞美。这里的“三岁别公”可能是比喻很小的时候就与亲人分离,而“千里见”则是说即使相隔万里也能感受到对方的存在;“端能解榻瀹春芽”则是形容诗人对春天生机的理解和欣赏,榻指的是床头或安身之处,瀹春芽可能是对新生的植物的细微观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多重意象和丰富的联想,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以及他对于生活、自然和友情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长句寄周舍人子充

省斋先生太高寒,肯将好官博好山。

又告君王觅闲散,要读短檠三万卷。

州家新画瑞雾图,渠莫错认何关渠。

青原两公复双起,山川出云不在此。

自怜无地寄病身,四海知己非无人。

老穷只是诗自误,春色撩人又成句。

形式: 古风

风花

海棠桃李雨中空,更著清明两日风。

风似病癫无藉在,花如中酒不惺松。

身行楚峤远更远,家寄秦淮东复东。

道是残红何足惜,后来并恐没残红。

形式: 七言律诗

风雨

残风剩雨故欺人,垂箔关窗护病身。

自拾荷花揩面汗,新将笋箨制头巾。

梅天笔墨都生醭,棐几文书懒拂尘。

帽子一峰青可掇,隔墙不敢略开门。

形式: 七言律诗

风急落梅

梅花已是不胜癯,无赖东风特地粗。

狼籍玉英浑不惜,强留嫣蒂与枯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