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远词

寒梢萧索风振林,蟪蛄切切语欲噤。

终宵展转不能寐,遥忆良人战场里。

阳关一别归无期,翠烟几度秋萤飞。

当时手种合欢树,今已苍苍云雨垂。

蜀锦裁书凭雁寄,那能道人意中事。

深秋倘得未移军,犹见幽闺数痕泪。

居延城外刁斗声,无定河边霜月明。

妾身虽老幸未死,何日中原贺太平。

形式: 古风

翻译

寒冷的树枝在风中摇曳,蝉鸣声断续,仿佛要停止。
整夜辗转反侧无法入睡,遥想远方战场的亲人。
自从阳关分别后,回归的日期遥不可期,翠绿的烟雾中,秋萤飞舞多次。
那时亲手种下的合欢树,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枝叶繁茂如云,风雨交加。
用蜀地的锦缎裁信,依赖大雁传递,却难以言尽心中的情愫。
深秋之际,若战争还未结束,闺房中仍可见到几滴泪水的痕迹。
居延城外,刁斗声声,无定河边,霜月明亮。
我虽然年老,但庆幸未亡,何时才能在中原庆祝天下太平?

注释

寒梢:寒冷的树枝。
萧索:稀疏、冷落。
振:振动。
蟪蛄:蝉的一种。
切切:声音急促。
噤:停止。
终宵:整夜。
展转:翻来覆去。
寐:入睡。
良人:丈夫。
战场:战斗的地方。
阳关:古代边关名。
归无期:没有回归的日子。
翠烟:青翠的雾气。
秋萤:秋天的萤火虫。
合欢树:象征夫妻和睦的树。
苍苍:茂盛的样子。
云雨垂:形容树木繁茂。
蜀锦:蜀地的精美丝织品。
凭雁寄:依靠大雁传递。
深秋:秋季的深处。
移军:调动军队。
幽闺:女子的闺房。
居延:古代边塞地名。
刁斗:古代夜间报时的器具。
霜月:下霜的月亮。
妾身:古代女子自称。
幸未死:庆幸还活着。
何日:何时。
中原:中国的中部地区。
贺太平:庆祝天下太平。

鉴赏

这首宋代罗与之的《寄远词》描绘了一幅深秋边塞的凄凉景象,以寄情远方的思念之情。首句“寒梢萧索风振林,蟪蛄切切语欲噤”,通过描绘寒风吹动枯枝和秋虫哀鸣,渲染出一种孤寂冷清的氛围。接着,“终宵展转不能寐,遥忆良人战场里”表达了主人公彻夜难眠,对远在战场的爱人的深深挂念。

诗人进一步抒发离别之苦,“阳关一别归无期,翠烟几度秋萤飞”,借阳关的典故和秋萤的飘忽不定,暗示了分离的长久和归期渺茫。回忆起当初共同种植的合欢树,如今已是苍老枝头,象征着岁月流转和人事变迁。

“蜀锦裁书凭雁寄,那能道人意中事”,表达了主人公试图通过书信传达内心情感,但言语难以尽述复杂情绪。最后两句“深秋倘得未移军,犹见幽闺数痕泪”,表达了对和平的期盼,希望战事早日结束,妻子能在家中重见欢笑。

整首诗以边塞景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主人公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具有浓厚的家国情怀。

收录诗词(96)

罗与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短歌行

金谷桃李丛,畚插费培植。

寒冰犹未泮,花叶已薿薿。

贞松生南山,石老厥土瘠。

春回气尚浅,生意几欲息。

东皇本无私,托根异形色。

曾谓天地功,不及粪壤力。

形式: 乐府曲辞

潇湘道中

客行适潇湘,凄其岁云晏。

枯梢风骚劳,荒郊云漶漫。

摵摵雨声急,皑皑雪花灿。

抽萦泥途深,眇默山堠远。

日莫欲税驾,天末扣孤馆。

米尽甑生尘,薪湿火不暖。

此意对三闾,似结两重案。

人生如空华,百岁等抹电。

那忍听客尘,日夜苦相煎。

怀安名所败,饱食亲孰显。

恭承古昔训,险阻庸敢惮。

信知有此身,乃是一大患。

愁深不能寐,歌长未及乱。

门前车铎鸣,翰音复号旦。

形式: 古风

题采石李太白祠

仙翁谪堕岷山下,逸气如虹耿林罅。

万言倚马不作难,坐令神鬼皆惊嚇。

翘翘车乘悬弓旌,畴咨时政肝胆明。

和蕃书草金銮殿,清平词度沉香亭。

声华视汉媲黄绮,宝床赐食龙颜喜。

掉头歘作燕晋游,却笑卿相纡朱紫。

开元盈成亦已极,屏间山水代无逸。

未必脱靴恨尔深,自是见几不终日。

锦袍错落浮扁舟,呼儿买酒盟江鸥。

天公似悔夜郎祸,明月已起烟波愁。

采石青青三尺墓,至今祠祭勤呵护。

形式: 古风

默坐

厌调鞍马佩金壶,默坐空窗气晏如。

已觉胸襟忘得丧,那知花草就荣枯。

弦何庸绝琴宁有,声未曾销尘本无。

此语倘教游子听,料应诮我一何愚。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