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霜晴泛渚狎轻鸥,人物欣逢古太丘。
乔木故家犹昨日,寒花老圃正清秋。
尊开北海心先醉,烛尽西窗话不休。
笑我一身閒未得,又随新雨上归舟。
此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在逍遥的生活状态。开篇"霜晴泛渚狎轻鸥,人物欣逢古太丘"两句,以清晨的景象开始,霜晴之中泛舟于渚水,轻鸥相随,宛如仙境。此处“渚”指的是河流中的浅滩或沙洲,“狎轻鸥”则是形容与鸥鸟亲近自在的场景。"人物欣逢古太丘"表达了对古人高洁品格的向往和赞美。
接着,"乔木故家犹昨日,寒花老圃正清秋"两句,诗人通过对昔日故土的描述,表现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情感。"乔木"指的是高大的树木,通常与古旧的住宅相联系,这里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故乡的变化。"寒花老圃正清秋"则具体描绘了故土的秋景,既有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也有对现实无法如愿的无奈。
下片"尊开北海心先醉,烛尽西窗话不休"两句,转而展现诗人宴饮畅谈的情趣。"尊开北海心先醉"中的“北海”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方,或是借用古代地理概念,比喻远离尘世的清净之境。"烛尽西窗话不休"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们谈笑风生,直到蜡烛燃尽也不愿结束的热烈交流。
末尾"笑我一身閒未得,又随新雨上归舟"两句,透露出诗人的自嘲和超然。"笑我一身閒未得"中,“閒”字有闲散、无所事事之意,表达了诗人对尘世功名的淡泊。"又随新雨上归舟"则是说尽管如此,但仍旧随着新降的雨水,乘舟归去,保持一种不为物喜,不为物忧的超脱态度。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以及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不详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连辔行春自作期,寻芳却笑我来迟。
三杯云液花前酌,一曲琼箫竹下吹。
沧海桑田非旧日,石泉槐火有新诗。
山中道士閒于鹤,门外红尘总不知。
诡遇非吾事,支离笑我身。
文章宁可拙,仕宦岂宜贫。
乡故多新鬼,年荒少佚民。
休嗟华黍废,阳谷易回春。
亨涂即畏涂,暮境欲何如。
索米多贫士,钞诗欠小胥。
自缘乡梦熟,顿与世情疏。
会约逃名者,山间倒跨驴。
穷冬霜霰集,行路古今难。
举眼看浮世,何人耐岁寒。
弃瓢将止酒,脱冕拟休官。
一室能容膝,吾生亦易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