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种藕池边秋草深,朱华曾此遇知音。
只今惟有濂溪水,照见千秋万古心。
这首诗名为《书四爱图(其三)》,是明代诗人王恭所作。诗中通过描绘种藕池边的秋景,寄寓了深远的情感。"种藕池边秋草深",画面感十足,展现了池塘边秋意浓厚,草木凋零的季节景象,而藕的种植则象征着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朱华曾此遇知音","朱华"可能指荷花,诗人在此表达了对知己的怀念,暗示过去曾有人欣赏并理解他的心意。
"只今惟有濂溪水,照见千秋万古心",这里的"濂溪水"暗指濂溪先生,即周敦颐,他是理学大家,以清廉自守著称。诗人借濂溪水寓意自己的精神寄托,表达即便岁月流转,他的志向和情怀依然如水清澈,历久弥新,照见自己永恒不变的高尚之心。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载体,寓言抒怀,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个人品德坚守的执着。
不详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南宋诸陵草树秋,尚怜太史旧风流。
如今九畹青青色,正在湘潭雨里愁。
湘江閒唱九歌声,栗里应辞五斗荣。
谁谓秋来风物冷,露黄烟翠不关情。
西风吹袖玉颜酡,摇落襟期奈尔何。
一自雁池清赏后,梁王宾客已无多。
桃花满背汗沾毛,太仆承恩意自豪。
休道盐车稀骏骨,逢人谁是九方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