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三衢于艮室

后前止字误笺题,只认连山终物时。

雨霁云收青不改,悠然依旧看朝隮。

形式: 七言绝句

翻译

错误地在旧信纸上题诗,只关注眼前的山水景致。
雨过天晴,云散露出青翠如故,我依然悠闲地欣赏日出。

注释

后前止:错误地。
字误笺题:在旧信纸上错误地题诗。
连山:眼前的山水。
终物时:眼前的景致。
雨霁:雨过天晴。
云收:云散。
青不改:青翠如故。
悠然:悠闲地。
朝隮:日出。

鉴赏

这首诗名为《题三衢于艮室》,是宋代诗人魏了翁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色的独特感受和心境。首句"后前止字误笺题"可能暗示着诗人对过往文字的反思,或是对书写中的小错误的自嘲,透露出一种淡然的态度。接下来的"只认连山终物时",诗人似乎更专注于眼前的连绵山脉,认为自然界的永恒更值得人去欣赏和体悟。

"雨霁云收青不改"描绘了一幅雨过天晴的画面,青山依然翠绿如故,表现出诗人对清新自然景色的喜爱和赞美。最后一句"悠然依旧看朝隮","悠然"二字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他静静地欣赏着朝阳升起的景象,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闲适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寓含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出诗人淡泊名利、享受自然的心境。

收录诗词(1076)

魏了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字:华父
  • 号:鹤山
  •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78年—1237年

相关古诗词

题大安军杨宝谟旌忠庙

范阳一夕鼙鼓鸣,莽然河朔惟孤城。

姓名彻闻帝犹谓,我乃不识颜真卿。

人才所用非所养,自昔然矣奚独神。

肘间银黄挂三组,腰间犀玉围万钉。

养痈护疾皆此辈,事危先及城郭臣。

求仁得仁性情正,可死无死分义明。

岂徒一时折群丑,将与万世开太平。

我尝辱交于神者,寤寐精爽如平生。

过祠解后日端午,昌歜之酒芬兮清。

要呼湘累径同醉,毋使二子称独醒。

形式: 古风

题尹商卿自信斋

虚灵一寸心,至远而至近。

真能位天地,信可为尧舜。

不以利欲熏,则为习俗焮。

怗怗弄文墨,若若誇绶印。

圣贤岂我辈,位育非吾分。

亦有识其然,责泉于九仞。

人言力不足,我谓知不尽。

商卿闻吾言,其信其不信。

形式: 古风

题东瓯王友直尚友堂

士恨生世晚,不为三代民。

谁知伊傅至孔孟,亦学古道嗤时人。

岂惟三代时,尧舜万古师。

犹云若稽古,不知古为谁。

气数有诎信,义理无终穷。

虽居尧舜地,常有一篑功。

嗟哉秦汉后,去圣益以久。

纵有间代英,仅为时儒首。

况于随世就功名,甚者谐俗攫宠荣。

此于圣门直蛙蠛,已谓斯世无与朋。

多知正多惧,不知转矜负。

亦云知矣恐未然,须验此心之权度。

有师舜文学周孔,有拟管乐明申韩。

亦有是商鞅,亦有趋异端。

若言气合即为善,是中更要分明看。

形式: 古风

题外舅提刑杨大夫墓

追思初摄大夫车,得助堂前见舅姑。

三十三年归梦枕,一生一死隔黄垆。

时危剩着人间我,境换遥怜向者吾。

伯也叔兮今已矣,誓偕仲季勉终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