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其三)夜闻杜鹃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形式: 词牌: 鹊桥仙

翻译

暮春时节,眺望江面,风雨连天。篷蔽的茅屋里,烛灯明灭,悄无人言。连树林里的黄莺都停止了鸣叫,惟有杜鹃,在月夜里孤苦哀啼。
啼声越来越远,带着深深的漆黑的影子,惊醒了我的梦,让人清泪欲洒。年已半百,一畸零人,漂泊在孤旅的路上,想那只故园的杜鹃,带着故园的山水,让我不堪听闻矣。

注释

蓬窗:犹蓬户,即编蓬草为窗,谓窗户之简陋。
春晚:即晚春,暮春时节。
杜宇:即杜鹃。
深枝:树林深处的枝条。
故山:故乡的山林,即故乡。
羁旅:寄居他乡。
羁,停留。

鉴赏

这首《鹊桥仙·其三·夜闻杜鹃》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描绘了春夜寂静中听到杜鹃啼鸣的情景。诗的开篇“茅檐人静,蓬窗灯暗”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夜晚的宁静与昏暗,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接下来,“春晚连江风雨”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氛围,春雨连绵,江面风雨交加,更显诗人漂泊在外的落寞。

“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杜鹃鸟的叫声。林中的莺燕此刻无声,只有杜鹃在月夜中悲啼,这声音仿佛在催促诗人清泪,打断了他的孤梦。杜鹃的啼叫象征着时光流逝和故乡之思,加深了诗人的愁绪。

最后,“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以及自己半生漂泊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借杜鹃之鸣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乡愁和人生感慨。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蝶恋花

禹庙兰亭今古路。一夜清霜,染尽湖边树。鹦鹉杯深君莫诉。他时相遇知何处。

冉冉年华留不住。镜里朱颜,毕竟消磨去。一句丁宁君记取。神仙须是闲人做。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蝶恋花(其三)

水漾萍根风卷絮。倩笑娇颦,忍记逢迎处。

只有梦魂能再遇。堪嗟梦不由人做。

梦若由人何处去。短帽轻衫,夜夜眉州路。

不怕银缸深绣户。只愁风断青衣渡。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蝶恋花(其二)离小益作

桐叶晨飘蛩夜语。旅思秋光,黯黯长安路。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

江海轻舟今已具。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蝶恋花(其一)

陌上箫声寒食近。雨过园林,花气浮芳润。

千里斜阳钟欲暝。凭高望断南楼信。

海角天涯行略尽。三十年间,无处无遗恨。

天若有情终欲问。忍教霜点相思鬓。

形式: 词牌: 蝶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