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吴与几二首(其二)

旧庐邻通衢,先畴接近郊。

居无风雨忧,岁免粒食劳。

生理亦已愉,胸中胡郁陶。

楹桷思丹刻,久厌处衡茅。

服味喜鲜甘,每羞视锄薅。

德业倦时修,凭虚事华豪。

郑真耕岩石,张蔚隐蓬蒿。

内省重千钧,外物轻一毛。

当时笑寂寞,清节后世高。

原思贫非病,赐也气徒骄。

尔视季子金,何如颜氏瓢。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田园生活的宁静与满足,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超脱尘世、享受清贫的生活态度。首句“旧庐邻通衢,先畴接近郊”勾勒出一幅宁静的田园景象,通过对旧居和耕地的描述,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

“居无风雨忧,岁免粒食劳”表明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不受自然灾害的困扰,也不为日常的饮食操心,这种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是他内心平和的体现。紧接着,“生理亦已愉,胸中胡郁陶”则透露出诗人对当前生活感到满足,同时也有一种超然物外、难以言说的复杂情感。

“楹桷思丹刻,久厌处衡茅”一句,通过对古迹的怀念和长期居住在简陋环境中的适应,展示了诗人对于物质享受的淡然。相比之下,“服味喜鲜甘,每羞视锄薅”则表现出诗人对简单生活的乐趣,以及对农事劳作的谦逊态度。

“德业倦时修,凭虚事华豪”这两句,可能是在表达诗人对于道德修养和个人抱负的追求,以及在闲暇时刻不忘修身养性。然而,这种追求并不浮夸,而是出于内心的真实需求。

“郑真耕岩石,张蔚隐蓬蒿”一句,则引入了诗人对两位隐者的赞美,他们各自选择了与世隔绝的生活方式,体现了一种超脱红尘、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紧接着,“内省重千钧,外物轻一毛”则是诗人对于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的态度,对内在修养的重视和对外物欲望的淡薄。

“当时笑寂寞,清节后世高”这两句,表明了诗人对于当前生活状态的自信,以及这种清贫的生活将会被后世所称道。最后,“原思贫非病,赐也气徒骄。尔视季子金,何如颜氏瓢”则是在表达对贫穷不以为苦的态度,同时也在反问自己,对于富贵与清贫之间的选择,更倾向于哪一种。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诗人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展现了一个超脱物欲、享受精神自由的理想状态。

收录诗词(459)

李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答吴与几二首(其一)

人心如惊飙,飘忽无定时。

默与身为雠,昼夜万里驰。

兀兀形未彫,茫茫神先疲。

所丧甚丘山,所得微稗稊。

日月不相饶,矧可自伤夷。

志憯剧镘锄,欲问孰能知。

种苗须善本,本善苗必滋。

养生须养心,心怡气不衰。

学问自可求,予言岂汝欺。

形式: 古风

答李公蕴

腊前曾约走新春,春到无端绝塞行。

戍卒催完灯下甲,急烽连入雪中城。

万夫扰扰争分饷,一饭匆匆岂暇羹。

自叹东西求斗禄,兵戈已过十年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答李师载

早岁贤关初闯首,五色长虹出君手。

孤坐傲兀若老罴,满场输伏甘居后。

巨榜清晓揭宫墙,名姓喧传天下口。

天子未见已先知,云路风生看驰骤。

一官才得坠惊波,颠顿冲风嗟莫救。

冥冥阴祸鬼发机,罗网恢恢疏不漏。

幽囚束缚落空山,蝉腹龟肠饿荒薮。

黄雏乳鷇飞刺天,病翼伤垂自看丑。

男儿性命绝可怜,万事填臆难出口。

天高地远无消息,日月回环岁闰九。

情之所钟正在我,几度寄音藏客袖。

辟书抆拭召从军,寒出绨袍怜范叟。

孤童匹马渡盟津,白发青衫亦何有。

相逢握手话契阔,怀昔感今嗟叹久。

巨干坚姿老不衰,霜雪苍松性依旧。

骐骥不合驾鼓车,镆铘郁郁犹冲斗。

惟君与我同襟期,为君扫榻开东牖。

相对惆怅怀抱恶,聊且拨置共尊酒。

天地氤氲何事无,白云须臾变苍狗。

冥心委顺观我生,任有垂杨生左肘。

形式: 古风

答李成季贺授直秘阁

绝域经秋自乞还,粉闱春得缀星班。

诏趋龙幄登文陛,恩捧芝函入道山。

曲学岂知新说美,苍颜难伴后生閒。

闻君此地淹徊久,怅望当年未及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