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我见抑何迟,最难忘令子高才,身后应无遗憾;
公归何太速,试数到吾乡先达,眼前曾有几人。
这首挽诗以哀悼的笔触,表达了对逝者杨少堂的深切怀念与惋惜之情。首句“我见抑何迟”蕴含了诗人对于未能早些遇见杨少堂的遗憾,暗示了两人之间的缘分或许不够深厚,或时间安排上的巧合。接着,“最难忘令子高才”,赞扬了杨少堂之子的才华,表达了对这位后辈的深刻印象和敬佩。后半部分“身后应无遗憾”则寄托了诗人对杨少堂一生成就与品德的认可,认为他在世时已无遗憾。
接下来,“公归何太速”一句,直接表达了对杨少堂去世的惊讶与惋惜,感叹其离世之迅速,仿佛时间并未给予他足够的时间去完成更多的事情或与亲朋好友告别。最后,“试数到吾乡先达,眼前曾有几人”则通过对比,强调了杨少堂在自己心中以及在家乡先贤中的地位,暗示了在他之后,能够达到如此高度的人可能寥寥无几,突出了他的独特性和影响力。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也通过对比和赞美,展现了对杨少堂个人品质和成就的高度评价,以及对其离世所引发的深远影响的感慨。
不详
老来丧偶倍难禁,为君啸复为君歌,粤岭路迢遥,相劝斫地王郎,珍重此磊落奇才,莫将儿女情怀,空涕泪兮八千余里。
话到封侯从未悔,有其夫必有其妇,燕山云黯淡,寄语伤神奉倩,濡染这淋漓大笔,好把英雄巾帼,力表章于五十三年。
老去尚为郎,十载西曹,三年东院;
春归常作客,一官京国,百战家山。
燕树久留人,抚壮岁光阴,已成老大;
陇梅新报我,道故乡岁月,渐就升平。
整队及书生,忆六月青沙,臣命轻于挥汗日;
论功分战将,愧一支翠羽,天恩重到举头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