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九年十月重葺翰林院落成车驾临幸锡宴送大学士掌院事鄂尔泰张廷玉进署以张说东壁图书府五律字为韵赋东字音字二首敕诸臣各分一字赋诗(其二)

木天临翠辇,鸳侣集华簪。

广学心常切,因文道可寻。

横汾阴岂昔,来泮水犹今。

礼乐于焉盛,觥罍取次斟。

诗惭得珍字,辞喜献官箴。

返辔重城暮,犹闻歌诵音。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乾隆九年秋季,皇帝弘历重修翰林院并亲临视察的盛况。首联"木天临翠辇,鸳侣集华簪"以生动的意象展现皇家仪仗的庄重与文人学者的聚集,犹如鸳鸯群集华丽的冠冕,气氛典雅。"广学心常切,因文道可寻"表达了对学问的热忱和对文道的追求,体现出朝廷对学术的重视。

"横汾阴岂昔,来泮水犹今"暗指昔日帝王行踪,如今翰林院依然延续着教育和文化的传承,强调历史的延续性。"礼乐于焉盛,觥罍取次斟"则描绘了宴会的热闹场景,礼仪音乐繁盛,酒杯交错,显示出皇家的豪奢与文人的欢聚。

"诗惭得珍字,辞喜献官箴"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能参与这样的盛会感到荣幸,同时又以献诗的方式表达对官员的规劝和建议。最后,"返辔重城暮,犹闻歌诵音"以傍晚归程中仍能听到吟诵之声结尾,留下余音绕梁之感,体现了文化氛围的浓厚。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皇家翰林院的景象,既展现了皇家气象,也寓含了对学术与文化的尊崇,体现了弘历皇帝的文化修养和对文教的重视。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李慎修奏对劝勿以诗为能甚韪其言而结习未忘焉因题以志吾过

慎修劝我莫为诗,我亦知诗可不为。

但是几馀清晏际,却将何事遣閒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玉瓮歌

昔夏有德声教讫,九牧贡金来魏阙。

铸鼎象物备神奸,山泽遍逮遗海物。

化工为鉴敷土心,蓝田日暖露山骨。

工倕缩手不敢斲,乃借刚斧来月窟。

含形内虚象海德,葆苞元气洞芒芴。

骇波涾湤回迤涎,惊澜灙漭涌瀄汨。

习坎有孚坤厚载,魄渊朝夕轮出没。

浮黍几粒见三山,泰华安能诩昂屹。

何奇不有怪不储,汤汤漻㵧郁呵㗵。

驾山之鳌横海鲸,天吴蝄象纷恍歘。

元螭紫贝朱鳖鼍,肥遗蟕蠵蟛蜞蚏。

赤龙焚蕴修鼋浮,苍虬揵鳍海马哭。

鳙鮨?魜鲲鲕鳀,䱎䲛魼鳎鲿鲨鳜。

珊瑚玳瑁鲛人珠,孕珍产瑰宏泱郁。

用协上下承天庥,重逾九鼎光朝黻。

千秋法物昭灵奇,歊云吐景镇溟渤。

匪同器宝乃待人,方周大训楚《梼杌》。

琼斝绣簋吁奇淫,商彝晋铎埋蓬蔚。

琼岛春阴万景全,广寒高殿青云拂。

倒茄下垂红狎猎,沉香横泥气蓬勃。

从臣敬献南山颂,樽拟白兽颁章韨。

存亡蜃市阅荆凡,谷陵秦项纷遗仡。

金露秋风忆桂香,悽傍山人煨榾柮。

五陵年少重金刀,谁从兰若寻荒碣。

惜乎古器就湮灭,有如献壁连遭刖。

刮苔涤垢露光晶,天然岂用施劘劂。

波臣水族群躨跜,夏奡秦丁难挠抇。

承光相望接堆云,人有怀归物岂不。

信哉安得如汝寿,汉京铜仙应愧艴。

形式: 古风

平原行

驱车度平原,因作平原行。

平原公子喜宾客,一时豪士列坐盈。

美人笑躄者,请头太不情。

造门自谢客复至,至今难论伪与诚。

所幸毛遂一脱颖,顷刻辨论从约成。

当时齐楚魏公子,皆云好士略可评。

脱秦得济于狗盗,乱楚不断于朱英。

如姬窃符夺晋鄙,危计密定亥与嬴。

客不过如此,主亦奚足称。

呜呼战国尚谲诈,其真贤者惟应隐迹衡门耕。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