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袁太祝长卿小湖村山居书怀见寄

背江居隙地,辞职作遗人。

耕凿资馀力,樵渔逐四邻。

麦秋桑叶大,梅雨稻田新。

篱落栽山果,池塘养海鳞。

放歌聊自足,幽思忽相亲。

余亦归休者,依君老此身。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翻译

我居住在江边的狭窄之地,选择辞去职务,成为一个隐逸之人。
剩余的精力用于耕田开凿,砍柴捕鱼与四邻为伴。
麦子成熟的季节,桑叶繁茂,梅雨时节稻田清新。
我在篱笆旁种植山果,池塘中饲养海鱼。
放声歌唱以自得其乐,深藏的思绪突然变得亲近。
我也是打算归隐的人,希望能在此与你一同终老。

注释

背江:在江边。
居隙地:狭窄之地。
辞职:辞去职务。
遗人:隐逸之人。
资馀力:利用剩余的力气。
樵渔:砍柴捕鱼。
麦秋:麦子成熟的季节。
梅雨:江南特有的梅雨季节。
篱落:篱笆。
山果:山上的果实。
养海鳞:饲养海鱼。
聊自足:随意满足。
幽思:深藏的思绪。
归休者:打算归隐的人。
依君:依靠你。
老此身:在此终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辞职后隐居田园的生活情景。开篇“背江居隙地,辞职作遗人”表明诗人选择背靠大江,在偏远的地方定居,并以此自居为世人所遗忘之人。紧接着,“耕凿资馀力,樵渔逐四邻”写出了诗人在田园中的劳动生活,他通过耕作和砍柴来维持生计,同时也与周围的邻里建立了联系。

“麦秋桑叶大,梅雨稻田新”这两句描绘了农事和季节的变换。麦子成熟时桑树的叶子也长得很大,而梅雨过后稻田里种植的新谷物生长旺盛,这些都是农业社会中对自然周期的依赖和喜悦。

“篱落栽山果,池塘养海鳞”则是诗人在田园生活中的自给自足。他不仅种植果树,还在池塘中养殖鱼类,展现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

“放歌聊自足,幽思忽相亲”表达了诗人在隐居生活中通过吟唱歌曲来获得心灵上的满足,同时也感受到了内心深处的宁静和友好的情感联结。

最后,“余亦归休者,依君老此身”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选择与世隔绝,希望能像朋友一样安度晚年,保持这种平静而简单的生活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和谐共生、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270)

戴叔伦(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 字:幼公(一作次公)
  • 籍贯:润州金坛(今属江苏)
  • 生卒年:732—789

相关古诗词

酬赠张众甫

野人无本意,散木任天材。

分向空山老,何言上苑来。

迢遥千里道,依倚九层台。

出处宁知命,轮辕岂自媒。

更惭张处士,相与别蒿莱。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九日与敬处士左学士同赋采菊上东山便为首句

采菊上东山,山高路非远。

江湖乍辽夐,城郭亦在眼。

昼日市井喧,闰年禾稼晚。

开尊会佳客,长啸临绝巘。

戏鹤唳且闲,断云轻不卷。

乡心各万里,醉话时一展。

乔木列遥天,残阳贯平坂。

徒忧征车重,自笑谋虑浅。

却顾郡斋中,寄傲与君同。

形式: 古风

下鼻亭泷行八十里聊状艰险寄青苗郑副端朔阳

泷水天际来,鼻山地中坼。

盘涡几十处,叠溜皆千尺。

直写卷沈沙,惊翻冲绝壁。

淙淙振崖谷,汹汹竟朝夕。

人语不自闻,日光乱相射。

舣舟始摇漾,举棹旋奔激。

既下同建瓴,半空方避石。

前危苦未尽,后险何其迫。

倏闪疾风雷,苍皇荡魂魄。

因随伏流出,忽与跳波隔。

远想欲回轩,岂兹还泛鹢。

云涯多候馆,努力勤登历。

形式: 古风

口号

白发千茎雪,寒窗懒著书。

最怜吟苜蓿,不及向桑榆。

形式: 五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