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与敬处士左学士同赋采菊上东山便为首句

采菊上东山,山高路非远。

江湖乍辽夐,城郭亦在眼。

昼日市井喧,闰年禾稼晚。

开尊会佳客,长啸临绝巘。

戏鹤唳且闲,断云轻不卷。

乡心各万里,醉话时一展。

乔木列遥天,残阳贯平坂。

徒忧征车重,自笑谋虑浅。

却顾郡斋中,寄傲与君同。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采摘菊花登上东山,虽然山路高峻但并不遥远。
江湖广阔而遥远,城郭也清晰可见。
白天市集喧闹,闰年的庄稼成熟较晚。
打开酒杯招待好友,站在高峰之上放声长啸。
戏耍的鹤鸣声悠闲,飘浮的云彩轻盈不卷起。
各自怀揣着万里的乡愁,醉后的话语偶尔吐露。
高大的树木直入蓝天,夕阳穿过平原。
只担忧车马沉重,自嘲自己考虑问题肤浅。
回头看看郡斋中,与你一同享受这份自在。

注释

东山:指代某座东边的山。
辽夐:辽阔深远。
闰年:比平常多出一个月的年份。
绝巘:极高的山峰。
戏鹤:戏耍的鹤。
乡心:思乡之情。
乔木:高大的树木。
征车:远行的车辆。
郡斋:官署或住所。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秋游之乐的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悠闲自得的情怀。开篇“采菊上东山”,即点出了季节和活动,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生活态度。“山高路非远”则透露出登山并不艰难,反而是一种轻松愉悦的体验。

接着,“江湖乍辽夐,城郭亦在眼”,诗人站在高处,远眺江湖和城郭,视野开阔,感受着大自然与人文景观的交融。这里“乍辽夐”一词形容了江湖的宽广与美好。

第三句“昼日市井喧,闰年禾稼晚”,则切换到时间和生活节奏的描写。白天时市井之喧闹,与夜晚农田中禾稼成熟形成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于世间纷扰与自然循环之间的感悟。

“开尊会佳客,长啸临绝巘”,诗人在高处举杯邀友畅饮,一种超脱尘世、享受山水之美的生活情趣跃然纸上。这里,“长啸”表达了一种心旷神怡的情感状态。

“戏鹤唳且闲,断云轻不卷”,则是对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生动写照。“戏鹤”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的亲密互动,“断云”则形容了一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情境。

“乡心各万里,醉话时一展”,这里虽有乡愁,但并未显露过多哀怨之情。反而是在酒醒之后,偶尔谈及,对故土的思念也不过是一时之兴。

“乔木列遥天,残阳贯平坂”,则是对景物的细致描绘。“乔木”指的是挺拔的树木,“残阳”则是在黄昏时分所见到的夕阳余晖,这些景象都在传递一种淡远的情怀。

“徒忧征车重,自笑谋虑浅”,诗人对于过去的烦恼和深思似乎已不再放在心上,而是以一份自嘲的心态来看待那些过往的忧虑。

最后,“却顾郡斋中,寄傲与君同”,则是在表达一种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在官舍中回首往事,将自己的豪放不羁之气寄托于友人身上,与友人共享这份超然物外的情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天山水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美好与个人情感世界的一种和谐统一。

收录诗词(270)

戴叔伦(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 字:幼公(一作次公)
  • 籍贯:润州金坛(今属江苏)
  • 生卒年:732—789

相关古诗词

下鼻亭泷行八十里聊状艰险寄青苗郑副端朔阳

泷水天际来,鼻山地中坼。

盘涡几十处,叠溜皆千尺。

直写卷沈沙,惊翻冲绝壁。

淙淙振崖谷,汹汹竟朝夕。

人语不自闻,日光乱相射。

舣舟始摇漾,举棹旋奔激。

既下同建瓴,半空方避石。

前危苦未尽,后险何其迫。

倏闪疾风雷,苍皇荡魂魄。

因随伏流出,忽与跳波隔。

远想欲回轩,岂兹还泛鹢。

云涯多候馆,努力勤登历。

形式: 古风

口号

白发千茎雪,寒窗懒著书。

最怜吟苜蓿,不及向桑榆。

形式: 五言绝句

女耕田行

乳燕入巢笋成竹,谁家二女种新谷。

无人无牛不及犁,持刀斫地翻作泥。

自言家贫母年老,长兄从军未娶嫂。

去年灾疫牛囤空,截绢买刀都市中。

头巾掩面畏人识,以刀代牛谁与同。

姊妹相携心正苦,不见路人唯见土。

疏通畦陇防乱苗,整顿沟塍待时雨。

日正南冈下饷归,可怜朝雉扰惊飞。

东邻西舍花发尽,共惜馀芳泪满衣。

形式: 古风

从军行

丈夫四方志,结发事远游。

远游历燕蓟,独戍边城陬。

西风垄水寒,明月关山悠。

酬恩仗孤剑,十年弊貂裘。

封侯属何人,蹉跎雪盈头。

老马思故枥,穷鳞忆深流。

弹铗动深慨,浩歌气横秋。

报国期努力,功名良见收。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