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经车辋谷

昔年道经车辋谷,直上七里盐南坡。

今年行役复到此,方春流汗如翻波。

中涂太息坐盘石,涕泗不觉双滂沱。

我生微尚在丘壑,强若麋鹿婴虞罗。

人踰三十只有老,后时过此知如何。

云泉佳处须速去,登山筋力行蹉跎。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翻译

昔日我曾走过车辋谷,径直攀登七里盐南坡。
今年旅途又重访此地,正值春天却已汗如雨下。
中途休息坐在大石上,不由泪流满面心情悲切。
我生志向只在山林间,却似麋鹿落入猎人罗网。
人过三十便知岁月催,再过此地不知会怎样。
美景如云泉般值得珍惜,莫让登山的精力白白消磨。

注释

昔年:过去的一年。
道经:路过。
车辋谷:地名,可能指某个山谷。
直上:直接攀登。
盐南坡:可能是地名,有盐的地方的南坡。
行役:旅行劳顿。
涕泗:眼泪和鼻涕。
滂沱:大量涌出。
微尚:微小的志向。
丘壑:山川沟壑。
强若:即使像。
麋鹿:鹿的一种。
婴虞罗:陷入陷阱或罗网。
踰:超过。
三十:三十岁。
后时:以后。
过此:再次经过这里。
云泉佳处:风景优美的山水之地。
速去:尽快前往。
登山:爬山。
筋力:体力。
行蹉跎:浪费时间。

鉴赏

诗人以昔年之旅为起点,描述了时光的流转和个人情感的变化。"昔年道经车辋谷"一句,以"昔年"二字引出往事,"道经车辋谷"则描绘了当年的行走路线,给人以闲适自在之感。接着"直上七里盐南坡",则是对那段旅程的具体记述,透露出一种坚定向前的决心。

而今,诗人的情感发生了变化,"今年行役复到此"表明时间的轮回和空间的重叠,但诗人内心的感受却与往昔大不相同。"方春流汗如翻波"则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在当下所感受到的劳顿和汗水,如同翻腾的波涛一般,体现了诗人的辛勤与付出。

在这样的情境中,诗人选择坐于盘石之上,发出"中涂太息"的叹息。这里的"涕泗不觉双滂沱"则是对内心感慨的描写,水流潺潺,象征着诗人情感的深沉和连绵。

随后,诗人的自述转向自我生命状态的反思:"我生微尚在丘壑,强若麋鹿婴虞罗"。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生命力量和坚韧不拔精神态度的肯定。

紧接着,诗人又转向时间流逝与个人境遇的感慨:"人踰三十只有老",这里的"后时过此知如何"则是对未来不可预测性的担忧和无奈。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于生命中段的思考,以及面对未来的迷茫。

最后两句,则是对行动与选择的强烈呼唤:"云泉佳处须速去,登山筋力行蹉跎"。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向往,更是诗人对于生命活力的坚持和对未来可能性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过往与现在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时间、自我、自然以及未来的深刻感悟。每一句都透露出诗人的情感流动,以及他对于生活和世界的独特理解。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闻景仁迁居许昌为诗寄之

天衢名利场,尘泥继朝昏。

况兹辞荣久,厌苦车马喧。

慨然忽高举,翩若黄鹄翻。

朝卖西城宅,暮理南行辕。

回首岂无怀,眷眷望国门。

想象解装初,完美未可论。

纵横置老屋,缺剥周短垣。

臧获念去故,炊爨假罂盆。

幼稚喜就新,阶庭走诸孙。

幸有克家子,生事不日温。

许昌昔名都,于今亦雄藩。

先贤虽已远,风迹凛犹存。

况复多巨公,分义素所敦。

丞相辞黄阁,学士乘朱轓。

青云司禁省,白首会山樊。

潩水湛寒光,尽眼清心魂。

华堂临曲渚,画舫承芳樽。

高谈金石谐,逸笔风雨奔。

得朋诚多欢,孤陋未可谖。

时当惠好音,独乐慰荒园。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首夏二章呈诸邻(其二)

爞爞久旱天,飒飒昨宵雨。

尘头清过辙,水脉生新渚。

岂徒滋杞菊,亦可望禾黍。

勿笑盘蔬陋,时来一觞举。

形式: 古风 押[语]韵

哭公素(其一)

负书游上国,拾芹取荣名。

雅度津涯阔,高文风雨惊。

忘怀翻得谤,纵酒遂伤生。

忍使泉台客,悁悁不自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夏日过陈秀才园林

桑荫青青紫葚垂,鲜风荡麦生涟漪。

驱童策马踏村路,乘兴出游当访谁。

槿花篱落围丛竹,风日萧疏满园绿。

到门下马问主人,文籍先生其姓陈。

高谈浩浩究今古,不觉林间日将暮。

茅庐蒿径幸不遥,不厌频烦数来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