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豪气年来渐埽除,箪瓢自乐守臞儒。
江头尽醉唐朝士,泽畔行吟楚大夫。
万里鲲鹏何必羡,一官虮虱不如无。
葛巾草履从人笑,莫问青衫似叶枯。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仇远的作品,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自我陶醉的情怀。开篇“豪气年来渐埽除”,表达了一种英雄末路、壮志未酬的悲凉情绪,但这并没有使诗人沉沦,而是转化为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
“箪瓢自乐守臞儒”则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箪瓢乃农家器具,用以自得其乐,守的是一份清贫而高洁的生活。"江头尽醉唐朝士",这里的“江头”和“唐朝士”都是对历史的回顾,表明诗人虽身处乱世,却仍能在心中保持一种超越时空的豁然。
“泽畔行吟楚大夫”则是对古代楚国贤者的怀念,泽畔即水边平地,行吟形容其悠闲自得之态。"万里鲲鹏何必羡,一官虮虱不如无"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淡然,鲲鹏乃传说中能腾云驾雾的大鸟,比喻高远的志向,而一官虮虱则是对权力斗争的讽刺,显示出诗人对世俗功名的超脱。
最后,“葛巾草履从人笑,莫问青衫似叶枯”则是对外界评说的一种自嘲与超然。葛巾、草履都是古时农民所穿之物,用来比喻诗人的淡泊生活,从而引得世人笑谈,但诗人并不在意,只是不愿过问自己是否如同枯叶般失去了生机。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对隐居生活的描绘,以及对功名利禄的超然,展现了诗人对于个人理想与现实世界间关系的一种深刻思考。
不详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北风雨后忽南风,顷刻开晴又转东。
后土未乾偏有恨,漏天难补太无功。
小楼兀坐思猿鹤,好客相期避燕鸿。
壁上墨兰香可掬,令人常忆所南翁。
倦游懒著小乌巾,短发丝丝雪满簪。
信手拈书聊慰眼,转头忘事太无心。
笑他杜老频看镜,爱我昭文不鼓琴。
喜有山林方外友,时携佳纸索新吟。
笔砚生涯独善身,一区花竹四时春。
无求莫问朝廷事,有耻难交市井人。
帘外乌衣飞上下,窗前蜂蕊结轮囷。
鉴如居士东邻住,肯借霜豪为写真。
宦海漂流四十年,老来默默守吾玄。
艰危颇得文章力,嫁娶各随儿女缘。
白饭充肠聊当肉,好书到手不论钱。
閒心懒作邯郸梦,乐取西窗一枕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