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尚明学士挽诗(其一)

人物羲皇上,尘中无此流。

高谈悲管晏,老手命曹刘。

室有芝兰弃,家馀钟鼎收。

平生断金约,堕泪盖棺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人物如伏羲以前的圣贤,尘世间已无此等风流人物。
高谈阔论如同管仲晏婴,老练的手腕能比肩曹操刘备。
家中虽有珍贵的芝兰被遗弃,但家中珍藏的钟鼎却依然被珍视。
一生坚守的信义如同金石,临终时泪水落下,感叹此生承诺已成过往。

注释

人物羲皇上:指远古时期的圣贤人物。
尘中:世俗世界。
无此流:没有这样的杰出人物。
高谈:高明的谈论。
悲管晏:比喻管仲和晏婴,皆为贤相。
老手:经验丰富的高手。
命曹刘:与曹操、刘备相比。
室有芝兰:家中曾有珍贵的芝兰(比喻贤德之士)。
弃:被忽视或遗弃。
钟鼎:古代贵重器物,象征财富和地位。
断金约:坚定的誓言或承诺。
堕泪:流泪。
盖棺:人死之后。
休:结束,停止。

鉴赏

此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李弥逊为悼念同僚郑尚明所作的挽歌。全诗深情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与哀悼之情,通过一系列典故和意象,展现出作者对于人生无常、功名难继的感慨。

"人物羲皇上,尘中无此流。" 开篇即以羲皇(古代传说中的圣君)比喻郑尚明之高洁与世所稀少,点出了故人的卓尔不群和在当时社会中的孤立无援。

接下来的 "高谈悲管晏,老手命曹刘。" 反映了作者对于故人生前才华横溢、议论时事如同古代圣贤管仲、晏婴的遗憾,以及对他晚年仍受重用,如曹操与刘备之托孤的感慨。

"室有芝兰弃,家馀钟鼎收。" 此句通过比喻故人的品德如同珍贵的芝兰,而世人却弃之不取;反观那些平庸之辈却因富有而受人尊崇,以此抒发了对社会价值观念颠倒的哀叹。

"平生断金约,堕泪盖棺休。" 最后的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于故人的深切缅怀和不舍昼夜之情感。"断金约"比喻郑尚明生前坚守的高洁操守,而"堕泪盖棺休" 则是说作者在为故人送终时,哀痛至极,以至于泪水浸湿了棺木。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精美的意象,深刻地表达了对逝者郑尚明的怀念之情,以及对于人生易逝、功名难继的感慨。

收录诗词(779)

李弥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 号:筠西翁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085~1153

相关古诗词

采蘋亭分韵得花字

楼头钟鼓晓催衙,吏散庭空日已斜。

烽火望中常作客,簿书丛里偶成家。

阴阴密叶榴垂实,剪剪新荷藕结花。

小立方塘一杯酒,又传归恨到天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驾还观灯

琳宇风微宝辂还,春随人意却馀寒。

金堤花拥华芝盖,银汉云扶白玉盘。

宴及臣邻三事协,欢均区宇九夷安。

年年端阙龙灯试,万岁声中拜舞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南山送客席上次明甫韵

江北江南可避喧,已甘丘壑寄馀年。

筠梢松盖一区宅,莲叶菱花二顷田。

秋到登山更临水,夜归骑马似乘船。

醉中不必分乘坠,世事从头一梦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南楼

百尺危楼枕水滨,风烟入眼乱纷纷。

趁虚渔唱来成市,入垄田歌去作群。

阁雨云深山着帽,驾潮风急浪翻云。

寄言残夜明楼月,莫负胡床老使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