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还观灯

琳宇风微宝辂还,春随人意却馀寒。

金堤花拥华芝盖,银汉云扶白玉盘。

宴及臣邻三事协,欢均区宇九夷安。

年年端阙龙灯试,万岁声中拜舞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清风微拂的宫殿中,琳琅满目的车驾归来,春天随着人的心意驱散了余寒。
金色堤岸上,花朵簇拥着华丽的车盖,银河般的云彩托起洁白如玉的明月。
宴请群臣和邻邦,政事和谐,普天之下各民族都安宁快乐。
每年元宵节,皇宫前的龙灯展示,人们在庆祝声中观看舞蹈和祝祷长寿。

注释

琳宇:宫殿。
风微:微风。
宝辂:华丽的车驾。
春随人意:春天随人心意。
馀寒:残留的寒冷。
金堤:金色的堤岸。
花拥:花朵簇拥。
华芝盖:华丽的车盖。
银汉:银河。
白玉盘:洁白的月亮。
宴及臣邻:宴请群臣和邻邦。
三事协:政事和谐。
区宇:天下。
九夷:各民族。
端阙:皇宫前。
龙灯:龙灯展示。
万岁声中:庆祝声中。
拜舞:舞蹈和祝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宫廷宴会,可能是在元宵节期间。"琳宇风微宝辂还",表达了皇帝驾临观赏灯光的庄重气氛,"春随人意却馀寒"则透露出即便是初春时节,也不免有些寒意,但这并没有影响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接下来的两句"金堤花拥华芝盖,银汉云扶白玉盘",通过对金堤、花朵和银河的描绘,营造出一种仙境般的氛围。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将自然景物与宫廷中的盛会结合起来,展现了一幅宏大而华丽的画面。

"宴及臣邻三事协,欢均区宇九夷安"则表明这场宴席不仅是对内展示皇家的威仪,也是对外展示国家的和谐与安宁。这里的"三事协"可能指的是天、地、人三者和谐,而"九夷"则代指边疆地区之民,均得以安居。

最后两句"年年端阙龙灯试,万岁声中拜舞看",诗人通过对皇宫端门前的龙灯比赛和百姓在万岁欢呼声中的拜舞景象的描绘,强调了这场宴会是年度盛事,也反映出民众对皇帝的尊崇与庆祝之情。

整首诗语言华丽,意境辽阔,充分展现了宋代宫廷文化的繁荣和壮观,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国家安定和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望。

收录诗词(779)

李弥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 号:筠西翁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085~1153

相关古诗词

南山送客席上次明甫韵

江北江南可避喧,已甘丘壑寄馀年。

筠梢松盖一区宅,莲叶菱花二顷田。

秋到登山更临水,夜归骑马似乘船。

醉中不必分乘坠,世事从头一梦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南楼

百尺危楼枕水滨,风烟入眼乱纷纷。

趁虚渔唱来成市,入垄田歌去作群。

阁雨云深山着帽,驾潮风急浪翻云。

寄言残夜明楼月,莫负胡床老使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南楼晚望

海角长安望尔赊,日边云影更横斜。

身闲梦觉俱成蝶,眼病朝昏只见花。

可但陶潜能避俗,不应范蠡便浮家。

君恩未报惊华发,目断飞鸿水四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复用前韵约蹈元顾

时序惊人咄咄来,荣枯毕竟为谁催。

风将满地飞红去,日拥半天高绿回。

顾我似尝当道李,渴君如望隔林梅。

一年春事无多子,唤取提壶触处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