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散虚空去复还,野人闲处倚筇看。

不知身是无根物,蔽月遮星作万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翻译

人群聚散如同空中的云烟,时而聚集时而消散,而在野外的人悠闲地倚着竹杖观看这一切。
他们浑然不觉自己就像无根浮萍,即使遮天蔽日,变化万千。

注释

聚散:人群的聚集和分散。
虚空:天空或虚无的空间。
野人:乡村或野外的人。
筇:竹杖。
身是无根物:指人的生命无常,没有根基。
蔽月遮星:形容影响力大,能遮蔽月亮和星星。
作万端:变化多端,形容事物繁多复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开篇“聚散虚空去复还”,表达了万物聚合又分离,生命如同虚空中无常的云烟,随风而去又归来,体现了自然界的无常与循环。

接着“野人闲处倚筇看”则是诗人以一个观察者的角度,从容不迫地站在田野之中,用一种悠闲的心态观赏着这个世界。这里的“筇”是一个古字,指的是编织成的小篱笆,而“倚筇看”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停下脚步,对眼前景象进行细腻观察的情形。

第三句“我不知身是无根物”,诗人自言对自己的存在状态缺乏认知,感到自己如同没有根的浮叶或随风摇摆的小草,显得飘渺不定。这里“无根物”象征着一种漂泊不定的生命状态。

最后一句“蔽月遮星作万端”,则是诗人将自己的心境比喻为天上的云朵,它能掩盖住明亮的月光,遮挡繁星,只留下自己编织的一片片迷雾。这里的“蔽月遮星”象征着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与丰富,而“作万端”则表现了这种情感和思考的无限延伸。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抒发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和自我存在状态的深刻感悟,同时也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独立自主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24)

郭震(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般指郭元振。名震,以字行,唐朝名将、宰相。郭元振进士出身,授通泉县尉,后得到武则天的赞赏,被任命为右武卫铠曹参军,又进献离间计,使得吐蕃发生内乱。唐玄宗骊山讲武,郭元振因军容不整之罪,被流放新州,后在赴任饶州司马途中,抑郁病逝

  • 字:元振
  • 籍贯:魏州贵乡(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
  • 生卒年:656年-713年

相关古诗词

王昭君三首(其一)

自嫁单于国,长衔汉掖悲。

容颜日憔悴,有甚画图时。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王昭君三首(其二)

厌践冰霜域,嗟为边塞人。

思从漠南猎,一见汉家尘。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

王昭君三首(其三)

闻有南河信,传言杀画师。

始知君念重,更肯惜蛾眉。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米囊花

开花空道胜于草,结实何曾济得民。

却笑野田禾与黍,不闻弦管过青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