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雪

愁云残腊下阳台,混却乾坤六出开。

与月交光呈瑞色,共花争艳傍寒梅。

飞随郢客歌声远,散逐宫娥舞袖回。

其那知音不相见,剡溪乘兴为君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愁云笼罩在腊月将尽的阳台,天地间雪花纷飞如同六角盛开。
月光与雪色交相辉映,展现出吉祥的色彩,雪花与寒梅竞相斗艳,增添冬日生机。
雪花随着郢都歌者的歌声飘向远方,又随舞女的衣袖旋转而回舞场。
遗憾的是知音难觅,我只能乘着兴致,从剡溪而来,只为与你相见。

注释

愁云:忧郁的乌云。
阳台:古代建筑中悬挑于屋檐之外的平台。
乾坤:天地。
六出开:形容雪花六角形的形态。
郢客:指楚国郢都的文人或游客。
舞袖:舞者挥动的手臂。
剡溪:古代浙江的河流,与诗中的情感表达相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雪后幽静的山水画卷,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知音难求的感慨。

"愁云残腊下阳台"一句,以“愁云”设定氛围,用“残腊”形容雪后的景象,“下阳台”则是诗人所处之地,从这里可以想见诗人心境不宁,正如这天气一样。

"混却乾坤六出开"则是对雪后世界的描绘,“混却乾坤”表明雪花纷飞,使得天地间界限模糊,“六出”指的是六合,即宇宙之内,而“开”字有解冑之意,意味着在这浓厚的氛围中,诗人感受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自由。

"与月交光呈瑞色,共花争艳傍寒梅"两句,是对雪后夜景的描写。月亮与雪光相互辉映,共同显现出一种祥瑞之色;而“共花争艳”则是说雪中的梅花仍然保持着其独特的艳丽,与其他花朵竞美,尽管周围是一片寒冷。

"飞随郢客歌声远,散逐宫娥舞袖回"两句,诗人通过“飞随郢客”来表达对远方友人的思念,而“散逐宫娥”则是对宫中女乐手舞袖之美的描绘,两者都透露出一种留恋与怀念。

最后,“其那知音不相见,剡溪乘兴为君来”表达了诗人对于知音难求的感慨。尽管身处这般美丽的雪景之中,但最亲近的心灵伴侣却不在眼前,于是诗人决定“剡溪乘兴”,即顺着溪流前往心中的那个人那里,以表达自己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雪后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远方知音的思念和渴望,表现了诗人的孤独感和深沉的情感。

收录诗词(514)

姚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 号:称“姚
  • 籍贯:陕州硖石

相关古诗词

咏镜

铸为明镜绝尘埃,翡翠窗前挂玉台。

绣带共寻龙口出,菱花争向匣中开。

孤光常见鸾踪在,分处还因鹊影回。

好是照身宜谢女,嫦娥飞向玉宫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夜宴太仆田卿宅

故人九寺长,邀我此同欢。

永夜开筵静,中年饮酒难。

微风侵烛影,叠漏过林端。

腊后分朝日,天明几刻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奉和前司封苏郎中喜严常侍萧给事见访惊斑鬓之什

绕鬓沧浪有几茎,珥貂相问夕郎惊。

祗应为酒微微变,不是因年渐渐生。

东观诗成号良史,中台官罢揖高名。

即提彩笔裁天诏,谁得吟诗自在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杭州官舍即事

临江府署清,闲卧复闲行。

苔藓疏尘色,梧桐出雨声。

渐除身外事,暗作道家名。

更喜仙山近,庭前药自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