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简彊村

蓦黄花、都傍战尘开,销魂故园秋。

怅西风韦杜,衰蒲细柳,一片清愁。

望里秦山破碎,泾渭自东流。

饮罢瑶池暮,日晏昆丘。

问讯胥台倦叟,但无端歌哭,争挽神州。

念浮家有约,何事苦淹留。

碧沈沈、江南旧树,怕烟波、无地著閒鸥。

千秋事,只霜花卷,为写烦忧。

形式:

鉴赏

这首《八声甘州》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李岳瑞所作,以“简彊村”为题,描绘了一幅深沉而哀婉的画面。

词的开篇“蓦黄花、都傍战尘开”,以黄花盛开于战乱之地起笔,渲染出一种悲凉与无奈的氛围。接着,“销魂故园秋”一句,直接点明了词人的思乡之情,将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战争的痛心。

“怅西风韦杜,衰蒲细柳,一片清愁。”这一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进一步深化了词人的愁绪,韦杜、衰蒲、细柳等意象,既展现了季节的更迭,也暗喻了人事的变迁和国家的衰败。

“望里秦山破碎,泾渭自东流。”秦山破碎,象征着国家的分裂与动荡;泾渭二水依然东流,却无法带走这片土地上的伤痛与悲哀。这两句将自然景观与社会现实巧妙结合,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饮罢瑶池暮,日晏昆丘。”瑶池、昆丘均为神话中的仙境,此处用以反衬现实的残酷与词人的无奈。饮罢之后,暮色降临,太阳西沉,时间的流逝无法带来任何改变,只能徒增愁绪。

“问讯胥台倦叟,但无端歌哭,争挽神州。”胥台倦叟,可能是指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词人向他询问,却只能听到无端的歌哭之声,表达出对国家命运的无力感和对未来的担忧。

“念浮家有约,何事苦淹留。”词人反思自己漂泊在外,本有归家之约,为何还要滞留于此,这既是对自己处境的自责,也是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碧沈沈、江南旧树,怕烟波、无地著闲鸥。”江南的树木在碧绿的烟波中显得格外寂寥,连悠闲的鸥鸟都找不到栖息之地,形象地描绘出一种荒凉与孤独。

“千秋事,只霜花卷,为写烦忧。”历史的长河中,无数的往事如霜花般卷起,词人为此感到深深的忧愁。这句话将个人的情感提升到历史的高度,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刻关切和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八声甘州》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深刻反映了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词作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74)

李岳瑞(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烛影摇红.辛亥十二月廿五日作

楼上黄昏,绣帘垂地花光乱。

斜阳犹自罥危阑,天末余红恋。人世东风悄换。

怅玉妃、鸾绡泪浣。暮鸦啼后凤瑟,新声谁家歌管。

璧月弦沈,素娥未肯辉分半。

釭花今夜冷于秋,冻折瑶簪断。陌上钿车缓缓。

问何时、金迷翠暖。远书凭寄辽海,蓝霞北飞南雁。

形式:

西平乐.除夕简谷飞,用梦窗韵

萍絮天涯,鼓鼙江上,愁对旧柳依依。

小劫华鬘,故园心眼,无家枉说同归。

叹我已、星星满鬓,君亦年年中酒,天寒岁晚,谁怜倚竹斜晖。

回首昔游,影事摇落,飘泊比游丝。

蜃楼成市,狼熢照水,太息人閒,云散星移。

休更问、题纨绮思。

艺菊清盟,听取寒皋唳鹤,旧苑啼鹃,花谢争能返故枝。

双燕玳梁,东风细雨,刻意伤春,诉尽飘零,莫近危阑,寻常巷陌翻飞。

形式:

塞孤.壬子正月十六日用乐章韵,简子培彊村剑丞

朔风凄,凤管深宵歇。草草铜仙临发。

昨夜绮筵今夜别。霜信紧,天街滑。

新莺暖啭空花,归雁冷,沈边月。

乍江梅、引三弄凄裂。魂断百尺楼,梦里芙蓉阙。

杜鹃声声啼彻。万里苍梧凝望切。浑忘了,烧镫节。

羁栖向上林枝,惆怅对,东阑雪。问金尊、何事空设。

形式:

临江仙.微雨乍晴,江干晚眺。时正闻陕警,用屯田韵,即依其韵

镜浦过雨,扶小槛,送归帆。春潮昨夜愁添。

正暮烟凝紫,更晴涨拖蓝。

流光冉冉迅羽,柳摇残梦老江南。南雁北归悭。

信息乡山,万里崤函。指夕波明处,但斜照红衔。

新寒。向暝渐紧,上钩休任风帘。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