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闻韶还似在齐时,三月犹然味不知。
若要得他安乐法,请君听取四休诗。
这首诗《听乐》由金末元初的诗人李俊民所作,通过“闻韶”这一典故,巧妙地表达了对音乐艺术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闻韶还似在齐时,三月犹然味不知。”这两句诗运用了“闻韶”的典故,即孔子闻韶乐而三月不知肉味的故事,以此来比喻听者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古代欣赏韶乐的场景。然而,这里的“味不知”并非指忘记了美食,而是强调了音乐带来的深远影响和难以言喻的美妙感受,即使过了很久,那种内心的触动依然清晰如初。
“若要得他安乐法,请君听取四休诗。”最后两句则提出了一个建议,即如果想要找到获得内心安宁的方法,不妨倾听“四休诗”。这里“四休”可能指的是四种修身养性的方法或准则,暗示了通过音乐的熏陶,可以达到心灵的平静与和谐。这不仅是对音乐艺术的赞美,也是对通过艺术修养提升个人精神境界的一种倡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音乐的描绘和感悟,展现了音乐艺术对人心灵的深刻影响,以及它在人们追求精神安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不详
(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花枝不耐寒,就中姚魏欲开难。
赏心未惬空归去,更待明朝烂漫看。
赵括虽能读父书,长平一举见规模。
纵横战国俱陈迹,只有青山似画图。
为嫌红紫污家风,故向春来学种松。
祗恐等闲儿女辈,辄将斤斧损髯龙。
谁肯收心醉六经,只言酒是在天星。
若能读得离骚后,学取先生半日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