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蜀僧去麈

十年读《易》费膏火,尽日吟诗愁肺肝。

不解丹青追世好,欲将芹芷荐君盘。

谁为善相宁嫌瘦,复有知音可废弹。

拄杖挂经须倍道,故乡春蕨已阑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送蜀僧去麈》,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蜀僧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其艺术追求的理解与鼓励。首句“十年读《易》费膏火”描绘了蜀僧长时间研读《易经》的刻苦精神,耗费了不少精力。次句“尽日吟诗愁肺肝”则写出蜀僧沉浸在诗歌创作中的情感投入,甚至感到忧愁。

“不解丹青追世好”表明蜀僧可能并未过分追求世俗的艺术潮流,更愿意坚守自我,这正是诗人的赞赏之处。接着,“欲将芹芷荐君盘”以芹菜和芷草比喻清淡的友情,表达诗人希望以真诚之心对待朋友,不需华丽的礼物,只愿友情如蔬食般质朴。

“谁为善相宁嫌瘦,复有知音可废弹”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对蜀僧才情的认可,即使身形清瘦,也有知音理解他的价值,无需再担忧无人欣赏。最后,“拄杖挂经须倍道,故乡春蕨已阑干”祝愿蜀僧在旅途中加快脚步,同时暗示春天的故乡美好时光即将过去,希望他能尽快回到故土。

整首诗通过送别蜀僧,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以及对艺术独特见解的尊重,体现了苏轼诗歌中的人文关怀和哲理思考。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和人回文五首(其一)

红窗小泣低声怨,永夕春寒斗帐空。

中酒落花飞絮乱,晓莺啼破梦匆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叙事答所知

久客向天末,唯将鸾鹤群。

盈亏频叹月,舒捲几怜云。

有志思光国,无才可佐君。

知音时见赠,应达圣朝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春日对酒书事

车马不暂驻,年光如泻波。

人间欢乐少,陌上别离多。

往事只如此,浮生终若何。

花前一尊酒,得失且高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癸未岁秋七月祷禹庙

万古稽山下,森森大禹祠。

幽人来暗祷,灵魄望潜知。

帝虑河频决,民忧业旋移。

自惭无异策,载拜泪双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