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董元恺的《偷声木兰花·其一》描绘了春天里碧桃花盛开的场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情感。"碧桃花发人离别",以桃花开放象征着季节更替和人事变迁,暗示了诗人与闺人的分离。"匆匆又见花时节",表达了时光匆匆,离别后再次见到花开的感慨。
"细数花前,恰值花开未一年",诗人细致地观察花开花落,感叹时间之快,已经过去了一年。接下来,"惊心蜡尽逢春暮",蜡烛燃尽,寓意岁月流逝,春天即将结束,而"朔雪严风春里度"则描绘了春天里的严寒,显示出春天的短暂和不易。
最后两句"屈指春光,轻暖轻寒到艳阳",通过手指轻轻计算春光,形象地写出春天的温暖与微凉交替,直至艳阳高照,寓意着春天的美好虽然短暂,但仍然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整首诗以花为线索,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离别重逢的深深感慨,以及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