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寄余仲蔚》。诗中描绘了一幅月落洞庭、扁舟垂钓的江南水乡景象,以及诗人梦中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吴门月落洞庭孤”,以“吴门”点出江南水乡的背景,“月落洞庭孤”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独的氛围,暗示着夜晚的宁静与深邃。接着,“何处扁舟钓五湖”,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出一幅悠然自得的垂钓画面,五湖泛指广阔的水域,进一步强化了诗中的宁静与辽阔感。
后两句“我梦三峰秋色里,不知曾扫华山图”,转而描述诗人的梦境。在秋色斑斓的山峰之中,诗人仿佛置身于自然的怀抱,与之融为一体。这里的“扫华山图”可能是指描绘山川美景的画卷,暗含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体现了李攀龙作为明代著名文学家的深厚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