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侍儿

孔雀双飞织素年,蛾眉宛转使君前。

桃花流水人间去,何处春光不可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遣侍儿》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侍儿的形象与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侍儿的深情与感慨。

首句“孔雀双飞织素年”,以孔雀双飞的生动画面开篇,象征着侍儿在青春年华中的美好时光,如同孔雀般美丽而珍贵。这里的“织素年”形象地表达了侍儿在岁月中编织着自己的生活,充满了希望与憧憬。

次句“蛾眉宛转使君前”,描绘侍儿在君王面前的仪态,蛾眉宛转,既表现了侍儿的美貌,也暗示了她对君王的依恋与期待。这一句通过侍儿的动作和姿态,展现了她与君王之间微妙的关系。

第三句“桃花流水人间去”,转而描写自然景色,桃花随流水飘散,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暗含了对人生易逝的感慨,以及侍儿青春岁月的流逝。

最后一句“何处春光不可怜”,是对前文情感的升华,表达了诗人对侍儿青春易逝、美好时光难留的深深惋惜之情。这句话以反问的形式,强调了春光的珍贵与易逝,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侍儿命运的同情与关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侍儿的美丽、青春、依恋以及时光的无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和对侍儿命运的深切关怀。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赠梁伯龙(其一)

白雪楼高海气重,吴门词客远相从。

可知不带红尘色,至自清秋日观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赠梁伯龙(其二)

太华峰头玉女坛,别时明月满长安。

不知秋色今多少,君到仙人掌上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萧萧篇哭孙(其一)

年年病里度秋风,双鬓萧萧对转蓬。

今日邻家闻玉笛,不堪吹入思悲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萧萧篇哭孙(其二)

西北浮云白日微,萧萧木叶傍人飞。

那知十载穷途泪,并向秋风湿我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