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遣侍儿》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侍儿的形象与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侍儿的深情与感慨。
首句“孔雀双飞织素年”,以孔雀双飞的生动画面开篇,象征着侍儿在青春年华中的美好时光,如同孔雀般美丽而珍贵。这里的“织素年”形象地表达了侍儿在岁月中编织着自己的生活,充满了希望与憧憬。
次句“蛾眉宛转使君前”,描绘侍儿在君王面前的仪态,蛾眉宛转,既表现了侍儿的美貌,也暗示了她对君王的依恋与期待。这一句通过侍儿的动作和姿态,展现了她与君王之间微妙的关系。
第三句“桃花流水人间去”,转而描写自然景色,桃花随流水飘散,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暗含了对人生易逝的感慨,以及侍儿青春岁月的流逝。
最后一句“何处春光不可怜”,是对前文情感的升华,表达了诗人对侍儿青春易逝、美好时光难留的深深惋惜之情。这句话以反问的形式,强调了春光的珍贵与易逝,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侍儿命运的同情与关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侍儿的美丽、青春、依恋以及时光的无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和对侍儿命运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