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樱桃

含桃最说出东吴,香色鲜秾气味殊。

洽恰举头千万颗,婆娑拂面两三株。

鸟偷飞处衔将火,人摘争时蹋破珠。

可惜风吹兼雨打,明朝后日即应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东吴地区的桃花景象,通过鲜明的意象和生动的情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细腻描摹。

"含桃最说出东吴,香色鲜秾气味殊。" 这两句开篇便以桃花之名,点出了诗歌的主题,同时通过“最说”、“鲜秾”、“气味殊”等字眼,传达了诗人对东吴桃花独特风味和美好的赞赏。

"洽恰举头千万颗,婆娑拂面两三株。" 这两句具体描绘了桃花的生长状态,“洽恰”形容桃花密布而丰盛,“婆娑”则形容枝叶轻柔地拂过脸庞,通过这些细节,让读者感受到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时的沉醉和喜悦。

"鸟偷飞处衔将火,人摘争时蹋破珠。" 这两句以生动的情境,表现了桃花盛开时的热闹场景。鸟儿衔着桃花瓣飞翔,如同带走了火焰,而人们争相采摘桃花,却不慎将其践踏成“珠”,形象地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无意中给予的破坏。

"可惜风吹兼雨打,明朝后日即应无。" 最后的两句则转换了情绪,从赞美到感慨,诗人意识到了桃花容易受到自然力(如风雨)影响的脆弱,预示着这美丽景象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消逝。

整首诗以桃花为主体,通过对比和反衬,展现了诗人的情感波动,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吹笙内人出家

雨露难忘君念重,电泡易灭妾身轻。

金刀已剃头然发,玉管休吹肠断声。

新戒珠从衣里得,初心莲向火中生。

道场夜半香花冷,犹在灯前礼佛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吾土

身心安处为吾土,岂限长安与洛阳。

水竹花前谋活计,琴诗酒里到家乡。

荣先生老何妨乐,楚接舆歌未必狂。

不用将金买庄宅,城东无主是春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吾庐

吾庐不独贮妻儿,自觉年侵身力衰。

眼下营求容足地,心中准拟挂冠时。

新昌小院松当户,履道幽居竹绕池。

莫道两都空有宅,林泉风月是家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寿安歇马重吟

春衫细薄马蹄轻,一日迟迟进一程。

野枣花含新蜜气,山禽语带破匏声。

垂鞭晚就槐阴歇,低倡闲冲柳絮行。

忽忆家园须速去,樱桃欲熟笋应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