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陈述古二首(其一)

漫说山东第二州,枣林桑泊负春游。

城西亦有红千叶,人老簪花却自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翻译

不必说山东是第二重要的州,春天的枣树林和桑园也值得游玩。
城西也有千叶红花盛开,但年老的人戴上花反而感到害羞。

注释

漫说:不必说。
山东:指山东省。
第二州:形容地位或重要性。
枣林:春天的枣树林。
桑泊:种植桑树的池塘或湖泊。
负春游:辜负春天的游览时光。
城西:城市西部。
红千叶:形容花朵繁多且颜色鲜艳。
人老:年纪大的人。
簪花:把花插在头上。
自羞:感到羞愧。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属于豪放派词风格。诗人在描述山东第二州的春日游历,枣林和桑泊都是自然景观的描写,其中“负春游”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与向往。

“城西亦有红千叶”,这里的“红千叶”指的是花瓣众多的状态,可能是指樱桃或其他红色花朵。通过这种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周遭自然美景的观察和欣赏。

最后两句“人老簪花却自羞”,则流露出诗人的感慨。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可能已经不再像年轻时那样热衷于打扮和装饰自己,即便是偶尔戴上一朵花,也会感到一种自我羞涩之情。这反映了苏轼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同时也透露出对生命流逝的一种无奈感受。整首诗不仅描绘了山东第二州的春天美景,更表达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体验和对生活态度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答陈述古二首(其二)

小桃破萼未胜春,罗绮丛中第一人。

闻道使君归去后,舞衫歌扇总成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张安道乐全堂

列子御风殊不恶,犹被庄生讥数数。

步兵饮酒中散琴,于此得全非至乐。

乐全居士全于天,维摩丈室空翛然。

平生痛饮今不饮,无琴不独琴无弦。

我公天与英雄表,龙章凤姿照鱼鸟。

但令端委坐庙堂,北狄西戎谈笑了。

如今老去苦思归,小字亲书寄我诗。

试问乐全全底事,无全何处更相亏。

形式: 古风

张文裕挽词

高才本出朝廷右,能事方推德业馀。

每见便闻曹植句,至今传宝魏华书。

济南名士新彫丧,剑外生祠已洁除。

欲寄西风两行泪,依然乔木郑公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怀西湖寄晁美叔同年

西湖天下景,游者无愚贤。

浅深随所得,谁能识其全。

嗟我本狂直,早为世所捐。

独专山水乐,付与宁非天。

三百六十寺,幽寻遂穷年。

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难传。

至今清夜梦,耳目馀芳鲜。

君持使者节,风采烁云烟。

清流与碧巘,安肯为君妍。

胡不屏骑从,暂借僧榻眠。

读我壁间诗,清凉洗烦煎。

策杖无道路,直造意所便。

应逢古渔父,苇间自延缘。

问道若有得,买鱼勿论钱。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