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年来日日春光好,今日春光好更新。
独献菜羹怜应节,遍传金胜喜逢人。
烟添柳色看犹浅,鸟踏梅花落已频。
东閤此时闻一曲,翻令和者不胜春。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生动的春日景象,通过对比和鲜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于春天美好时光的珍视与享受。
“年来日日春光好,今日春光好更新。”开篇即点出了时间的流逝和春光的美好,每一天的春天都比前一天更显精彩。这样的叙述,不仅强调了季节更迭的自然规律,也表达了诗人对春日之美的赞赏。
“独献菜羹怜应节,遍传金胜喜逢人。”这里的“菜羹”指的是春天的蔬菜,“金胜”则是装饰华丽的车马。这两句描绘了人们在春日里享受美食和参加节庆活动的情景,体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生活的观察。
“烟添柳色看犹浅,鸟踏梅花落已频。”这两句通过轻柔的春风吹拂树木,使得柳树的颜色愈发鲜明,以及鸟儿在梅花上跳跃而造成花瓣纷飞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细腻入微的观察和感受。
“东閤此时闻一曲,翻令和者不胜春。”最后两句则转向了听音乐的情境,“东閤”即是宫殿或高楼的意思,这里暗示着诗人所处的环境是在一个较为高雅的场合。听到美妙的乐曲,诗人感慨万分,觉得哪怕是最擅长和声的人也无法完全表达出春天的美好。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象丰富,通过对春光、物产、节日活动以及音乐等方面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欢乐的春日场景,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季节更迭的深刻感悟。
不详
唐代诗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楚人方苦热,柱史独闻蝉。
晴日暮江上,惊风一叶前。
荡摇清管杂,幽咽野风传。
旅舍闻君听,无由更昼眠。
轩车出东阁,都邑绕南河。
马首先春至,人心比岁和。
省风传隐恤,持法去烦苛。
却想埋轮者,论功此日多。
邦君采菊地,近接旅人居。
一命招衰疾,清光照里闾。
去官惭比谢,下榻贵同徐。
莫怪沙边倒,偏沾杯酌馀。
佐幕临戎旌旆间,五营无事万家闲。
风吹杨柳渐拂地,日映楼台欲下山。
绮席昼开留上客,朱门半掩拟重关。
当时不敢辞先醉,误逐群公倒载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