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中杂诗呈子勉宝文有便寄叔海也

度岁尘沙汩没中,乍趋闲旷意何穷。

孤丛晚秀霜菊净,脱叶已疏山杮红。

马恃赐闲缰不胜,雁知王命信常通。

功名成处非人力,到手先令玉盏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在岁月的风尘中度过,突然间转向悠闲空旷,心情却无尽宽广。
孤独的菊花在傍晚时分独自绽放,经过霜雪的洗礼显得洁净,树叶稀疏,山柿已经转红。
马儿因得到闲暇而无法承受松弛的缰绳,大雁深知王命,信息传递始终畅通。
功成名就并非全靠人力,到手之时却发现一切如过眼云烟,只剩空空的玉杯。

注释

度岁:度过岁月。
尘沙:比喻世事的纷扰。
乍趋:突然转向。
霜菊:经霜的菊花。
山杮:山上的柿子树。
马恃赐闲:马儿因得到恩赐的闲暇。
雁知王命:大雁作为信使,熟知王命。
玉盏:精致的酒杯。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郑刚中的《道中杂诗呈子勉宝文有便寄叔海也》描绘了诗人行走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首句“度岁尘沙汩没中”形象地展示了诗人历经风尘劳顿,环境恶劣,暗示了旅途的艰辛。接下来的“乍趋闲旷意何穷”则表达了诗人突然间置身于宁静开阔之地时,心情的豁然开朗和无尽的思绪。

“孤丛晚秀霜菊净,脱叶已疏山杮红”两句,通过对晚秋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出菊花在寒霜中依然清丽,而柿树叶子虽稀疏却透出深红,富有生机,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季节更迭的感慨。

“马恃赐闲缰不胜,雁知王命信常通”运用了象征手法,马因得到片刻的闲暇而显得有些难以承受,而大雁则懂得君王的命令,传达着忠诚与秩序的信息,寓言了人生的短暂与命运的安排。

最后,“功名成处非人力,到手先令玉盏空”表达了诗人对功名的看法,认为成功并非完全取决于个人努力,有时候即使到手,也可能如美酒般转瞬即逝,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的哲理。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旅途为背景,通过景物描写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的人生感悟和对世事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678)

郑刚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 字:亨仲
  • 籍贯: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
  • 生卒年:1088年—1154年

相关古诗词

谭胜仲卿有册宝礼成新句用韵和呈

宝函重锁环金密,册椟双盘带锦斜。

长乐春风迎母后,未央和气集皇家。

帘垂禁卫收黄伞,礼毕天仙下玉华。

班退笙镛犹在耳,五弦歌舜未须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赠张叔靖

穷达乘除自有天,岂须腾上赋鸢肩。

千牛疾解多忧折,十驾徐行未必鞭。

再上公孙方见用,蚤成贾谊晚堪怜。

第令饱贮唐虞道,慷慨行观孟子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拟送杨帅

久戍思贤日,中兴入觐时。

旌旗生喜气,梅柳动寒枝。

报国心偏苦,安边计自奇。

一军尝北出,万骑绝南窥。

结轨闻修好,櫜弓谨退师。

浩歌藏战甲,雅拜习朝仪。

天近雷风迅,云深雨露滋。

告庭行有命,祖载敢无诗。

雪意留金勒,歌声寄玉卮。

明年秋秫贱,酿酒约归期。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和方景南乍晴

阑暑知秋近,淮濆气已清。

风雷惊夜雨,钟鼓报新晴。

雾散槐庭晓,云开魏阙明。

马行朝路稳,人喜积阴倾。

初鸟方争出,残蝉莫乱鸣。

小窗偏得睡,更待晚凉生。

形式: 排律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