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苦雨》,是明代诗人张邦奇所作。诗中描绘了夏季连绵不断的暴雨景象,以及暴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困扰和忧虑。
首句“孟夏乃淫雨”,点明了时节与天气状况,孟夏时节却下着淫雨,暗示了雨势之大。接着“朱光转凄其”一句,以朱光(指夏日的阳光)转为凄凉,形象地描绘出雨天的阴冷氛围。以下几句通过“出门泥淖深”、“平畴漫成池”等描述,具体展现了暴雨导致的地面积水、道路泥泞,生活不便的场景。
“雨龙一离窟,痴云挟遨嬉”运用了比喻手法,将雨比作龙,云比作痴人,生动地描绘了雨云在天空中的动态。接下来,“淫淫翳空下,滔滔无厌期”进一步强调了雨势之大,持续时间之长,仿佛没有尽头。
“灵湫至大顶,蛭螾鸣其涯”描绘了暴雨后水位上升,甚至可能淹没某些高地的情景,同时也暗示了暴雨对自然生态的影响。最后,“风波倘失据,卼臲当告谁”表达了对暴雨可能引发的自然灾害的担忧,以及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可能面临的无助感。
“梭悬虽复奋,鱼腹终堪疑”则以渔夫捕鱼为喻,表达了在恶劣天气下人们为了生存而努力,但结果仍充满不确定性。最后一句“吁嗟望岁心,闵闵谁能知”表达了诗人对农民渴望丰收、期盼好天气的深切同情,以及这种心情难以被他人理解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暴雨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现象的壮观与威力,也深刻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的脆弱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