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国灵山二十景和前令唐子侯氏(其五)伏虎石

地踞虓灵境自豪,威严隐隐震平皋。

雾迷东海赤刀荣,寒满南山白雪毛。

飒飒霜风如助啸,凄凄烟树若愁号。

金陵肯纪安邦绩,请檄边城镇静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处名为伏虎石的灵山胜境,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景观与深邃的意境。首句“地踞虓灵境自豪”开篇即点出伏虎石所在之地的非凡气势,仿佛是猛兽之灵所居,自有一番自豪之气。接着,“威严隐隐震平皋”进一步渲染了此处的雄伟与威严,其声势足以震撼广阔的平地。

“雾迷东海赤刀荣,寒满南山白雪毛”两句则通过对比东海的赤红与南山的雪白,营造出一幅色彩鲜明、对比强烈的画面,同时暗示着时间的更迭与季节的变换。雾气缭绕的东海与白雪覆盖的南山,一红一白,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飒飒霜风如助啸,凄凄烟树若愁号”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界的霜风与烟树赋予情感,霜风似乎在助威,烟树仿佛在哀叹,增添了诗歌的抒情色彩,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一种深沉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最后,“金陵肯纪安邦绩,请檄边城镇静劳”表达了对历史功绩的追忆与对边疆安宁的渴望。金陵,古代都城,象征着国家的安定与繁荣;而“请檄边城镇静劳”则是对维护边疆稳定、确保国家安宁的深情呼唤,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平与稳定的深切关怀。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伏虎石及其周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叹、对历史的缅怀以及对国家安宁的向往,是一首兼具自然描写与人文关怀的佳作。

收录诗词(257)

卢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兴国灵山二十景和前令唐子侯氏(其六)仙女谭

玄渚渟渟泛瑞莲,三神山果驾澄渊。

相传尽道颜如玉,欲到祇愁风引船。

解佩净依清汉藻,褰裳轻漾紫蒲涟。

何当洧水多春意,触忤诗人作卫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兴国灵山二十景和前令唐子侯氏(其七)香炉峰

宝台神器耸蘼芜,彷佛庐山秋雨馀。

势入紫微承玉座,影连黄道拂祥车。

清芬静想蒸槐火,绀气晴看薄桂虚。

欲炷心斋效华祝,帝阍玄默正愁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兴国灵山二十景和前令唐子侯氏(其八)化僧亭

白日芬刍度法乘,蜕形西望紫空凌。

平生会解三真术,投老终传四远灯。

香革履孤怜达祖,青莲花巧忆图澄。

相看慧景无虚过,留取萧斋纪旧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兴国灵山二十景和前令唐子侯氏(其九)象鼻峰

仰沿文祖揖山神,爱尔聪闻独引伸。

但把羲图占世道,肯随周鼎梦王人。

半捲玉醴天心露,一喷香云佛面春。

在处不妨韬大美,可防终老勿焚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