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疑是飞来天柱峰,一尖秀出白云中。
料应宰相书成后,留得残毫倚半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雄伟的山峰景象,通过对比和想象,表达了诗人对于书法艺术的赞美之情。开篇“疑是飞来天柱峰,一尖秀出白云中”两句,以一种质疑的口吻,设定了一个超凡脱俗、仿佛从天而降的宏伟山峰形象,这座山峰只露出一角,在茫茫白云之中显得分外突兀。这里的“疑是”表达了一种惊叹和不确定,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接下来的“料应宰相书成后,留得残毫倚半空”两句,则转换了视角,从山峰到书法艺术。诗人设想着一位宰相(在古代通常指的是文人)完成了一幅书法作品,留下了几笔未完的线条悬于半空。这不仅描绘出了书法家匠心独运的境界,也象征着他们的才华和创作过程中那份超凡脱俗。
整首诗通过山峰与书法的对比,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赞颂了人间艺术之高。诗中的意象丰富,想象力极强,体现了宋代诗词在艺术表现上的成就,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叶茵独到的审美情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不详
不慕荣利,萧闲自放,名其所居曰“顺适堂”,与徐玑、林洪相唱和。其诗闲雅清矫,与魏野、林逋风格相近,如《古意》、《竹风水月》等多为淡泊清雅之作。著《顺适堂吟稿》五卷
东西耕钓窟,左右利名津。
倚遍阑干曲,知几有几人。
出仕因诗忤长官,布衣时节更孤寒。
长安得意春风里,百岁都来一日欢。
笑指南山跃马归,明知举似弃才诗。
亭前千古标芳姓,未可穷通论一时。
君颜犹少年,我发不胜帻。
百岁垒一丘,主翁惊是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