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翠亭

千年茅竹蔽幽奇,一日堂成四海知。

便有文公来作记,尚须吾辈与题诗。

至人但有经行处,宝盖仍存朽老枝。

能事向来非促迫,经年安得便嫌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千年茅竹隐藏着奇妙的景色,一旦殿堂建成天下皆知。
即使有文公前来撰写记述,还需我们这些后人题写诗篇。
真正的贤人只需在走过的地方留下痕迹,那珍贵的遗迹依然保留在老树枝头。
他们的成就从来不是出于急迫,怎能因为岁月漫长就感到厌倦呢。

注释

千年:形容时间很长。
茅竹:竹子的一种,可能指竹林。
幽奇:幽深而奇特的景色。
一日:一天。
堂:殿堂。
文公:指宋代文学家苏轼,这里泛指有才华的人。
作记:撰写记述。
尚:还。
吾辈:我们这些人。
题诗:题写诗篇。
至人:道德高尚的人。
经行处:走过的地方。
宝盖:珍贵的遗迹。
朽老枝:老树枝头。
能事:才能和成就。
非促迫:并非出于急迫。
经年:经过一年又一年。
嫌迟:感到厌倦或拖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静谧而奇特的景致,千年茅竹丛生,隐匿着不为人知的幽深之美。拱翠亭的建成使得消息迅速传遍四海,引来了文公这样的大人物前来题写记述。然而,诗人强调,即使有名人题诗,真正的价值还在于普通人的足迹和日常的欣赏。亭子虽有华丽的宝盖,但仍保留着老竹的质朴之姿,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

诗人认为,美好的事物不应受时间催迫,人们应该有耐心去慢慢品味和欣赏,经年的等待也不应被视为迟缓。整首诗寓含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对慢生活态度的倡导,以及对历史文化的尊重。陈师道的笔触简洁而深沉,展现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750)

陈师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一字无己,汉族。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 字:履常
  • 号:后山居士
  • 籍贯:彭城(今江苏徐州)
  • 生卒年:1053~1102

相关古诗词

春怀示邻里

断墙着雨蜗成字,老屋无僧燕作家。

剩欲出门追语笑,却嫌归鬓著尘沙。

风翻蛛网开三面,雷动蜂窠趁两衙。

屡失南邻春事约,只今容有未开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春夜

宿鸟一枝足,争林终夜鸣。

庭花当户发,江月向人明。

鸟度清溪影,风回晚市声。

梦中无好语,池草为谁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春晚游宝云寺

繁杏青犹小,幽花落更香。

目随云雨断,恨与水风长。

蚁子何缘斗,蜂儿有底忙。

山人能弃世,游子不思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用直宁论世,名成不待官。

低枝缘我有,偃盖到谁看。

秀色有新故,英姿无暑寒。

要为千岁计,岂虑万牛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