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溪途中作

下双溪接顶双溪,两岸秋风槲叶低。

莫道渔船无泊处,桃花三月认前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双溪沿途的秋日风光,充满了宁静与和谐之美。首句“下双溪接顶双溪”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双溪蜿蜒曲折的自然景观,仿佛两条细线在山水间交织,展现出一种流动的韵律美。接着,“两岸秋风槲叶低”一句,通过秋风和槲叶的描写,营造了一种秋天特有的萧瑟氛围,槲叶随风轻轻摇曳,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

“莫道渔船无泊处”则转而表达了一种乐观与希望的态度,即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也总能找到停泊的地方,暗示着即使在看似艰难的旅途中,也能找到心灵的归宿或暂时的安逸。最后,“桃花三月认前堤”以桃花盛开的景象作为结尾,不仅为画面增添了一抹春意,也寓意着美好与希望,仿佛在告诉读者,无论旅途多么艰难,春天终会到来,美好的事物总会重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在逆境中寻找希望与美好的积极态度。

收录诗词(1)

黄学海(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九日晨起闷坐

斜风密雨到重阳,忆到身家百感茫。

觅句了无新意味,从公难改旧衷肠。

潮声远近喧清梦,虫语周遭近小床。

毕竟似僧还是客,披衣起坐费思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九月十五夜苦雨

匝月秋霖不肯晴,中宵屡起看云情。

披升田甲容迟丈,输运仓储耐缓徵。

溪涨泥深肩负苦,雷奔电掣鬼神惊。

剧怜一片光明影,却在亭云暗里行。

形式: 七言律诗

辛未生日志感(其一)

六五光阴弹指中,遐陬三至效孤忠。

云霞过眼都陈迹,冷暖随人亦苦衷。

歧路叠更心倍小,流言难禁耳须聋。

功名青史知非偶,未信苍颜得转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辛未生日志感(其二)

欣偿夙愿历深山,自在寻吟暮雨湾。

权勇不矜心坦荡,猛宽相济语雍娴。

三灾恰共黎番苦,二端平分水月间。

审处熟思凭一己,几回搓手怅维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