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开府仪国公挽词(其二)

西湖曾伴玉堂仙,我亦陪登李郭船。

便有荐书如旧识,剩怀此意忽重泉。

西风引旐笳吹咽,东国疏封宝册鲜。

如此哀荣将底恨,泪因知己自潸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西湖曾陪伴过玉堂仙人般的文士,我也曾陪同好友李郭同游船只。
即使有像老朋友推荐的书信,此刻却只能怀念,仿佛它们沉入了深深的泉水。
秋风吹过,凄凉的号角声低沉呜咽,东方的国家(指中原)对我们的封赏已显得稀少而冷淡。
面对这样的荣耀与哀伤,究竟有何遗憾?只有泪水为知心的朋友而独自流淌。

注释

玉堂仙:指才子或文人。
李郭船:借指与友人共游的场景。
荐书:推荐信,此处指可能的仕途机会。
重泉:指地下,这里暗指逝去的人。
旐笳:旐,古代的一种旗;笳,一种管乐器,此处形容凄凉的音乐。
疏封:稀疏的封赏,暗示待遇不如从前。
哀荣:悲哀的荣耀,指荣誉与不幸的交织。
潸然:流泪的样子,形容悲伤。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戴栩为赵开府仪国公所作的挽词第二首,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怀念和哀悼之情。首句“西湖曾伴玉堂仙”暗示了赵公生前的显赫地位,如同神仙般在西湖畔度过时光。接着,“我亦陪登李郭船”表明诗人与赵公有过一同游历的经历,关系亲密。

“便有荐书如旧识”表达了诗人对于赵公的敬仰,即使在赵公去世后,他仍视其为旧识,有如推荐信般的怀念。然而,“剩怀此意忽重泉”则透露出诗人对赵公突然离世的悲痛,这份深情厚谊如今只能寄托于黄泉之下。

“西风引旐笳吹咽”描绘了凄凉的送葬场景,西风吹动着白色的灵幡,笳声低沉哀婉。而“东国疏封宝册鲜”则暗示了赵公的荣耀已成过往,朝廷的封赏显得冷清,对比鲜明。

最后,“如此哀荣将底恨,泪因知己自潸然”直抒胸臆,诗人感慨赵公的哀荣之中隐藏着无尽的遗憾,因为失去了这位知己,他的泪水不由自主地落下。整首诗情感深沉,哀而不伤,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的无常之感。

收录诗词(145)

戴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卢次夔赴仲父校书之诏

离家向京国,客思独从容。

有句诗人读,无书馆吏供。

蛰雷先一月,晴岭沓千峰。

马上思亲处,题缄寄所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送先室归葬西山

结束遥装异昔时,江头送尔一沾衣。

五年客殡依禅寂,千里香魂与梦归。

闺美欲书碑易尽,龙封新斸草应稀。

西山便想西湖是,云树深深谷鸟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送西士之南康

祇听留行语,难工送别诗。

清才今少比,循吏古为师。

水转朝京路,山迎近县时。

种莲曾有社,应共逸人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送宋君辅迎母往总所

步合趋台阁,人于此去疑。

定应中路召,早是十年迟。

草奏怀边略,开缄得贺诗。

从亲登赏处,花发小春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