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西士之南康

祇听留行语,难工送别诗。

清才今少比,循吏古为师。

水转朝京路,山迎近县时。

种莲曾有社,应共逸人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只听见离别的话语,却难以写出深情的送别诗。
当今才子稀少,古代清廉能吏才是我们的榜样。
水流引导着早朝去京城的道路,山峦迎接我们接近下一个县城。
过去我们曾一起种植莲花,应该还会与隐逸之人相约相聚。

注释

祇:只。
听:听见。
留:留下。
行语:离别的话语。
工:擅长。
送别诗:深情的送别诗。
清才:才子。
少比:稀少相比。
循吏:清廉能吏。
古为师:古代的榜样。
水转:水流引导。
朝京路:早朝去京城的道路。
山迎:山峦迎接。
近县时:接近下一个县城的时候。
种莲:种植莲花。
曾有社:曾经有过社团活动。
逸人:隐逸之人。
期:约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戴栩所作的《送西士之南康》。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与对友人才情的赞赏。"祇听留行语,难工送别诗",这两句描绘了诗人聆听友人离别的话语,感叹写送别诗的难度,流露出深情厚谊。接着,"清才今少比,循吏古为师",诗人称赞友人的才情出众,认为在当今少有能与之匹敌,同时又以古代循吏为榜样,暗示友人品性优良。"水转朝京路,山迎近县时",通过山水的描绘,寓言友人南行之路,山水似乎也在为之相送,富有画面感。最后,"种莲曾有社,应共逸人期",回忆起与友人一同种植莲花的往事,表达了对共同隐逸生活的期待和对友人的深深祝愿。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佩和祝福,又融入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收录诗词(145)

戴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宋君辅迎母往总所

步合趋台阁,人于此去疑。

定应中路召,早是十年迟。

草奏怀边略,开缄得贺诗。

从亲登赏处,花发小春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送陈叔方闽县丞

两年湘岸听筹声,又向闽峰住冷厅。

可是初阶带朝籍,己闻独荐起斋铃。

秋边梧叶无风下,旱后苗根一雨青。

客路方新世路熟,莫将彩笔斗英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送陈漫翁教授官满赴都下

嫩黄千点糁槐枝,此别诸生倍所思。

判牒署名书字小,开经酬问具餐迟。

竹边亭在谁招隐,囊里书成合济时。

东府主人偏爱士,为歌厦屋杜陵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侯居甫监军器所门

青云直上不留难,也向神京效一官。

御带禁严曹事少,员分省户荐书宽。

明时兰锜曾何用,昨夜边烽未肯寒。

定有囊封神庙略,还同新句寄来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