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具足城中了胜缘,毗耶座上供无边。
却收心迹归空洞,莫着俱胝一指禅。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李弥逊的作品,内容表达了诗人在具足城中参拜佛教胜地,并在毗耶座上供奉无边的法物。前两句通过描写诗人对佛法的崇敬和供奉,展示了他内心的虔诚与向往。
“却收心迹归空洞”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在参拜之后,将自己的思绪收敛,回归到清静无为的禅定状态中。"莫着俱胝一指禅"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超脱尘世、专注于内心修养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比参拜和禅定两个场景,展示了佛教文化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外在的礼仪与内在的心灵修持相结合。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己对佛法的敬仰,更隐含着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
不详
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清于明鉴绿于蓝,水色山容总一般。
游子正怀羁旅恨,聊将目力解眉攒。
长芦山下隐龙宫,沥酒船回落照中。
已有龟纹为传卜,不劳乌尾更占风。
水底明河碧浸星,琉璃不动一江平。
横铺十幅指东去,坐看晓帆千里轻。
窈窕山房水样清,定回灯影暗还明。
对床不见逃禅晋,竹雨声中梦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