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不寐

萧条秋九月,寂历夜三更。

漏永思无绪,愁多梦不成。

残镫浮客舍,落趺怨秋声。

侧耳邻家笛,萧然万虑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张象蒲的《秋夜不寐》描绘了深秋九月夜晚的寂静与凄凉。首句“萧条秋九月”以“萧条”二字渲染出秋夜的冷落景象,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接着,“寂历夜三更”进一步强调时间的推移,夜晚已至三更,而诗人仍未入眠。

“漏永思无绪”写出了诗人因时间漫长而思绪纷乱,无法平静下来。“愁多梦不成”则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愁苦,连梦境都难以摆脱忧愁。接下来,“残镫浮客舍”通过“残镫”和“客舍”形象地刻画出旅人的漂泊之感,灯光微弱,更显孤独。

“落趺怨秋声”中的“落趺”意为落叶,借秋声表达诗人对时光流逝的哀怨,而“怨”字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愁绪。最后,“侧耳邻家笛,萧然万虑清”以邻家笛声作为背景,笛声的悠扬与诗人内心的纷扰形成对比,似乎在笛声中找到了一丝宁静,暂时洗去了心中的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秋夜不寐时的孤独、愁苦以及对安宁的向往,情感深沉,意境幽远。

收录诗词(1)

张象蒲(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枫岭僧寺壁上

岧峣古刹踞雄关,闽浙分疆咫尺间。

二十八都今夜梦,月明不是故乡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拟古

涧松自亭亭,山苗自离离。

苗及三时实,松乃千岁姿。

谁愤苗据高,谁惜松处卑。

殖苗在松下,生恐复不宜。

岁寒松独当,岁改苗又昌。

松身渐为龙,松材中明堂。

天意自有钟,地势本可忘。

苗乎勿乱莠,亦得升秋尝。

形式: 古风

庭柏旱久色悴漫赋

列纛本长青,颇讶杂黑黄。

虽云异彫落,黯然多不扬。

岂伊渴天泽,姿貌摧昂藏。

应坐旱尘封,莫听劲色彰。

严风凝霿雾,挂树繁晓霜。

日出但微泫,安能发故光。

何时甘雪尺,高檠射深窗。

翳霾尽漱浣,豁见翠凤翔。

北岭苍髯身,凌寒皎相望。

形式: 古风

送友之长沙

怜君独向此江浔,把手河桥泪不禁。

匹马西风千里别,一杯浊酒百年心。

云开湘水横孤雁,日落荆门起暮砧。

旧是贾生迁谪地,可应吊古动哀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