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潘参议文奎(其一)

国史新成宠渥优,故人拜命遂归休。

每惭秉笔陪清论,久念同朝事校雠。

行李光华充赐橐,图书萧散载扁舟。

极知别后难相即,且为樽前一少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此诗由明代诗人金幼孜所作,名为《赠潘参议文奎(其一)》。诗中描绘了对友人潘文奎归隐后的感慨与祝福。

首联“国史新成宠渥优,故人拜命遂归休”开篇即点明了潘文奎因编纂国史之功而受到朝廷的恩宠,得以辞官归隐,表达了对其功绩的认可和对其归隐生活的羡慕。

颔联“每惭秉笔陪清论,久念同朝事校雠”则流露出诗人对自己未能与潘文奎一同参与朝政的遗憾,以及对两人共同工作的怀念,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共同事业的深情。

颈联“行李光华充赐橐,图书萧散载扁舟”描绘了潘文奎归隐时的场景,行李光华象征着其功绩与荣耀,图书萧散则暗示着他对知识的珍视与传承,乘坐扁舟则预示着他将开始新的生活旅程。

尾联“极知别后难相即,且为樽前一少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不舍与期待,虽然知道与友人相见不易,但仍希望在离别之际,能共饮一杯,留下美好的回忆。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友人归隐生活的祝福,也流露出对共同工作的怀念与不舍,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知识的尊重。

收录诗词(745)

金幼孜(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潘参议文奎(其二)

闻君南去赋归欤,雁荡山前有故庐。

泉石自堪供啸傲,烟霞应得侣樵渔。

岂无野老论心事,亦有儿童候起居。

问讯故人黄少保,年来生计总何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赠梁教谕萼赴衢州府学教授

五载论交在石渠,史成又见拜新除。

赐金且喜光行李,典教宁忘载旧书。

文物只今称两浙,衣冠自昔重三衢。

兹行努力勤师道,讲罢应知乐有馀。

形式: 七言律诗

送礼部郎中况伯律赴苏州

南宫进秩久为郎,又睹分符出帝乡。

周室自来推牧伯,汉廷今喜得循良。

花明紫绶承恩露,日射绯袍染御香。

此去吴中待苏息,好敷善政继甘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周时敏赴南阳训导

远持教铎向南阳,相送都门意独长。

芳草夕烟停去旆,绿槐疏雨湿行装。

古人为学严师道,今上求贤急治康。

努力斯文期远大,前人德业政相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