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归依佛,弹指越三祗。
愿我速登无上觉,还如佛坐道场时。能智又能悲。
这首诗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作品,名为《望江南(其三)归依三宝赞》。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的向往和敬仰之情。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而深刻,充分体现了作者内心的宗教追求。
"归依佛,弹指越三祗。" 这两句通过“归依”表达了对佛法的信仰和依赖,而“弹指越三祗”则是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来描绘出佛陀智慧超凡、洞察无穷的境界。
"愿我速登无上觉,"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达到最高覺悟(即成就佛果)的渴望。“还如佛坐道场时。” 这句话则是希望自己能够像佛陀在菩提树下 坐禅时那样,静心修行,达到解脱。
"能智又能悲。" 最后两句简洁有力,表明了对佛的崇敬之情——既赞扬佛的智慧,又感怀其悲悯胸怀。这两种品质在佛教中是至高无上的美德,体现了佛陀不仅拥有超凡的智慧,还充满了对众生的慈悲。
整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层次的语言,传达出作者对于佛法的敬仰和个人修行的渴望,是一篇融合了信仰与个人情感的佳作。
不详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归依众,梵行四威仪。愿我遍游诸佛土。
十方贤圣不相离。永灭世间痴。
归依法,法法不思议。
愿我六根常寂静,心如宝月映琉璃。了法更无疑。
三界里,有取总灾危。
普愿从生同我愿,能于空有善思惟。三宝共住持。
云垂平野。掩映竹篱茅舍。阒寂幽居实潇洒。
是处绿娇红冶。丈夫运用堂堂。且莫五角六张。
若有一卮芳酒,逍遥自在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