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三界里,有取总灾危。
普愿从生同我愿,能于空有善思惟。三宝共住持。
这段文字出自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望江南(其四)归依三宝赞》。诗中“三界”指的是欲界、色界和无色界,即佛教中的宇宙分类,代表了不同层次的存在境界。“取总灾危”表达了作者希望从这三界中解救一切苦难与灾厄。
“普愿从生同我愿,能于空有善思惟。”这一句表达了作者的广大愿望,希望所有众生都能够和自己一样,拥有美好的心念,能够在空无之境中保持善良的思考。这里的“空”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空性”,即万物皆为空,强调了内心的清净与智慧。
最后,“三宝共住持。”则是表达对佛教三宝(佛、法、僧)的尊崇和依赖。作者希望通过对三宝的共同信仰和持咏,可以得到心灵的支持和安慰。
整首诗体现了王安石深厚的佛学修养和他对于佛法的信仰,以及他内心对于普度众生、消灾除难的美好愿望。
不详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云垂平野。掩映竹篱茅舍。阒寂幽居实潇洒。
是处绿娇红冶。丈夫运用堂堂。且莫五角六张。
若有一卮芳酒,逍遥自在无妨。
灯火已收正月半,山南山北花撩乱。闻说洊亭新水漫,骑款段,穿云入坞寻游伴。
却拂僧床褰素幔,千岩万壑春风暖。一弄松声悲急管,吹梦断,西看窗日犹嫌短。
平岸小桥千嶂抱,揉蓝一水萦花草。
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攲眠似听朝鸡早。
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
隔岸桃花红未半。枝头已有蜂儿乱。
惆怅武陵人不管。清梦断。亭亭伫立春宵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