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羁秣陵乞休累疏而格于新令郁郁之怀伏枕增剧遂效杜子美同谷体为秣陵七歌时丙戌九月既望也(其六)

天下穷民我最苦,弟兄三四皆黄土。

兀然独留多病身,退不能得进何补。

自从辞家空罄悬,古田春草自年年。

《北山移文》谁与勒,万古复心棠棣篇。

呜呼六歌兮祗自知,欲往愬之人共疑。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丰坊的诗《余羁秣陵乞休累疏而格于新令郁郁之怀伏枕增剧遂效杜子美同谷体为秣陵七歌·其六》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的深深忧虑和无奈。首句“天下穷民我最苦”,直接揭示了诗人的自我定位,感受到社会底层人民的艰辛。接着,“弟兄三四皆黄土”描绘家庭贫困,亲人的离世,使他更加孤独无助。

“兀然独留多病身,退不能得进何补”表达了诗人身体衰弱,无法改变现状的无力感,进退两难的苦闷。随后,诗人借“自从辞家空罄悬,古田春草自年年”表达对家乡和过去的怀念,以及现实生活的无依无靠。

最后两句“《北山移文》谁与勒,万古复心棠棣篇”引用典故,表明自己虽身处逆境,但仍渴望有人理解或共鸣,如同《北山移文》中寻找知音,《棠棣篇》中表达兄弟情深。结尾“呜呼六歌兮祗自知,欲往愬之人共疑”则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人诉说的苦楚。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的坚韧与无奈,具有强烈的个人情感色彩。

收录诗词(46)

丰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余羁秣陵乞休累疏而格于新令郁郁之怀伏枕增剧遂效杜子美同谷体为秣陵七歌时丙戌九月既望也(其七)

少年攻文耻为吏,群公谬许青云器。

陆机词赋何足奇,徒令四海知名字。

黄鹄铩翼无雄飞,邯郸才人厮养妻。

况复夫子有美子,折腰垂首端为谁。

鸣呼七歌兮歌且住,春来拔剑还山去。

形式: 古风

南隐歌

步出城南门,旷然远尘俗。

江流奔白龙,山色凝苍玉。

丈人别业元近家,时鼓瑶琴对碧霞。

曲终拂衣无一事,闲看仙人扫落花。

形式: 古风

春游曲

十旬风雨清明节,昨夜窗前见新月。

喜谓春晴可出游,平明携樽南陌头。

陌头不见花开处,城中城外多桑树。

桑树连天绿叶浓,落花尽在春泥中。

春泥浩荡从马踏,香魂宛转蹄躞蹀。

看花泪眼忽潸然,人生安得长少年。

形式: 古风

赠太仆李遇斋北上

天门开,佚荡荡,风烟销尽日月光,负图龙马荣河上。

此时谁不幕弹冠,仗剑宁愁行路难。

吴江桃李迎锦缆,长安杨柳拂银鞍。

君家高门百年旧,近者诗名遍江右。

好学常过司马门,时时酌我洲中酒。

我病吴山岁载徂,何能把盏临前除。

赠君长鞭还四顾,王良伯坰今何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