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由明代诗人杨守阯所作,题为《诏晋升吏部尚书致仕》。诗中描绘了主人公在年岁渐长、身体多病的情况下,面对朝廷的晋升诏令,内心复杂的情感与思考。
首句“礼年登七合投簪”,以“礼年”点出主人公对年龄增长的感慨,而“登七合投簪”则形象地描绘了其在官场上的地位提升,如同登高后将冠带(簪)放下,象征着从繁忙的政务中解脱出来。接下来,“况复衰颜病已侵”一句,直接点明了主人公因年老体弱而感到的疲惫与无奈。
“再疏陈情归待报,九重恩命愧难任”两句,展现了主人公在面对朝廷的晋升诏令时内心的挣扎与矛盾。一方面,他感激皇恩浩荡,另一方面又深感自己年老体衰,难以承担更高的职务,因此请求辞官归隐。
“崇阶进蹑尚书履,厚蓄何须季子金”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主人公对于物质财富的淡泊,以及对官位的重视。他认为,虽然晋升至尚书之职,但内心的满足与快乐并不在于外在的荣华富贵,而在于能够继续为国家效力,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最后,“林下清风贫亦乐,不忘忧国老臣心”两句,总结了主人公的心境。即使在退休之后,身处山林之间,享受清风拂面的宁静生活,他也依然保持着对国家的关心与忧虑,体现了老臣的忠诚与担当。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既展现了主人公在官场生涯中的成长与变化,也反映了其对国家的深情与责任感,是一首富有深意的官场抒怀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