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修竹围墙草护阶,赏花庭院已安排。
洛阳忠孝家何在,不贡姚黄更缅怀。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雅宁静的画面:修长的竹子围绕着围墙,青草点缀着台阶,展现出主人对庭院的精心布置和对美的追求。诗人进一步引申,询问在历史长河中,曾经以忠孝闻名的洛阳世家如今何处?他们不再进献名贵的姚黄牡丹,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古代忠孝精神的怀念和对传统美德的追思。整体上,这首诗寓含了对历史变迁和道德价值的感慨。
不详
淳熙八年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为湖南转运判官,镇压郴州(今湖南郴县)瑶民起义,后任利州路(今属陕西)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发漕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通商蠲税,并论兵柄财权并列之弊。宝庆元年,擢为兵部侍郎,迁礼部侍郎,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力辞不拜,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
古来遗逸野人家,石磴崎岖阁道斜。
犬吠人行都不问,杉篱空掩刺桐花。
半沦溪谷半山冈,地狭民多尽盖藏。
争道去年小丰稔,至今租米正输王。
饼饵商量全孕麦,衣裳消息半芽桑。
山堂草色梦魂远,官路柳丝心绪长。
社雨初晴旧燕归,春膏潜动小鲜肥。
桃花未必随人去,飞向行人行处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