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令(其二)

早岁类寒蛩。晚节遭逢。曾开黄卷侍重瞳。

归去青藜光照牖,阶药翻红。出昼颇匆匆。

主眷犹浓。除官全似紫阳翁。

换个新衔头面改,又似包公。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翻译

年轻时就像寒冷的蟋蟀,晚年遭遇多舛。曾经研读圣贤之书侍奉明主。
回到家中,青藜灯照耀门窗,阶前草药已转红。白天出门总是匆忙。
主上的恩宠依然深厚,卸任官职如同紫阳老人一般。
更换新的官衔,面貌也随之改变,又像公正无私的包拯。

注释

早岁:年轻时。
类:像。
寒蛩:寒冷的蟋蟀。
晚节:晚年。
遭逢:遭遇。
黄卷:圣贤之书。
侍:侍奉。
重瞳:明主(双目如瞳仁者,此处指皇帝)。
归去:回到。
青藜光:青藜灯。
牖:门窗。
阶药:阶前草药。
翻红:转红。
出昼:白天出门。
主眷:主上的恩宠。
犹:依然。
全似:如同。
紫阳翁:紫阳老人(指道教人物张伯端,以其清廉著称)。
新衔:新的官衔。
头面改:面貌改变。
包公:包拯(以公正廉洁闻名的古代官员)。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词人刘克庄所作,名为《浪淘沙令·其二》。从艺术风格来看,这是一首借景抒情之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生活的体验。

诗中“早岁类寒蛩”一句,以早年如同寒蝉般寂静无闻的状态自况,表明了作者在青年时期的平凡与不被人知。接着,“晚节遭逢”则暗示了作者后来遇到了一些机缘或是命运的转折,这可能是指他仕途上的某种进展或是生活中的某次重要事件。

“曾开黄卷侍重瞳”一句,描绘了作者在朝廷中研读文件、侍奉君主的场景,透露出一种沉稳与庄严的气氛。这里的“黄卷”通常指的是官府中用以记录重要文书的特制纸张,而“重瞳”则形容君主或上级的眼睛,暗示了作者在权力中心的位置。

接下来的“归去青藜光照牖,阶药翻红。出昼颇匆匆。”几句,则描绘了一种归隐田园的生活状态。“青藜”指的是野外的小草,“光照牖”则是阳光透过窗棂的温馨景象;“阶药翻红”表现了花开满径的美丽景色,而“出昼颇匆匆”则表达了一种悠然自得、不急不徐的生活节奏。

最后,“主眷犹浓。除官全似紫阳翁。换个新衔头面改, 又似包公。”几句中,“主眷犹浓”表达了作者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之情。而“除官全似紫阳翁。换个新衔头面改,又似包公。”则是通过将自己比作历史上的紫阳翁和包公来强调自己的变化与成长。

总体来说,这首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通过对不同生命阶段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历练后的淡定与自信,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去的一丝怀旧情愫。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浪淘沙令(其四)

叠嶂碧周遮。游子思家。掩藏白发赖乌纱。

落日倚楼千万恨,社鼓城笳。老去淡生涯。

虚掷年华。腊茶盂子太清些。

待得痴儿公事毕,谢了梅花。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浪淘沙令(其一)丁未生日

去岁诣公车。天语勤渠。绛纱玉斧照寒儒。

恰似昔人曾梦到,帝所清都。骨相太清臞。

谪堕须臾。今年黄敕换称呼。

只为此翁霜鬓秃,老不中书。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浪淘沙令(其三)

纸帐素屏遮。全似僧家。无端霜月闯窗纱。

唤起玉关征戍梦,几叠寒笳。岁晚客天涯。

短发苍华。今年衰似去年些。

诗酒新来俱倚阁,孤负梅花。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浪淘沙令(其五)素馨

目力已茫茫。缝菊为囊。论衡何必帐中藏。

却爱素馨清鼻观,采伴禅床。风露送新凉。

山麝开房。旋吹银烛闭华堂。

无奈纱厨遮不住,一地闻香。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